发布时间:2016-03-14 13:3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摘要】倘若时常来的小伙伴,应该不难发现这家美食店。最经典的果腹代表:常德刘聋子米粉。
常德米粉或起常德弘于长沙
长沙美食自然还是包涵湖南各路美食精髓,常德便是。行至千里,孰不知一碗常德米饭果腹带来的那份酣畅淋漓,都是许多人挥之不去的好印象。
北有面条南有米粉
南北气候差异,早就各地区间的主食文化也有些许变化。北方人相对对面粉需求较大,南方则比较依赖大米。米粉便是大米制成,其经典度不输面条。
湖南米粉属常德最为最具代表
尽管有攸县米粉、沅江米粉等充斥眼前,一碗常德米粉还是足以位列前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民间都比较钟爱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名三湘
常德米粉是一种湖南常德地区的汉族风味小吃,米粉历史悠久,闻名三湘。到常德一定要尝一尝。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早籼米经过十几小时水浸,打浆,加热定型特殊工艺制成洁白、混圆、细长且有弹性的粉条,只要用开水烫热,加上作料后即可食用,吃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具。
一碗米粉的故事
在侯家塘附近一样有家常德米粉店,店名为常德刘聋子米粉。今天就不过多描述刘聋子的传奇,笔者带你阅读平凡人世界的小故事:邓阿姨与她的米粉。
(本期人物:常德米粉邓阿姨)
她不是什么大明星,也不是大厨子,只是诸多常德米粉的一个代表。
摩天轮附近岁数最大的常德米粉店
家住长沙摩天轮附近的居民基本都去过她的店,只因为它的存在时间真的比较久了。自然有了摩天轮,这条并不起眼的小街道有涌现了许多小铺面,大多都是几平方的小店,邓姐这家更是袖珍。
邓姐,常德津市人,一脸朴实。当笔者说要采访她的时候,她一脸紧张,因为她觉得自己很平凡。的确年过半百,没想到还能被采访对她也算一件稀奇事。
多年坚持小店,回头客不少
虽然店面不大,邓姐一直坚持诚信经营,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餐厅,但她一直坚持“足量”的原则。加上米粉又是长沙的最爱,自然不缺回头客。最忙的时候就是贺龙体育馆有活动的时候,许多人都愿意排着队吃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再去看表演。
开店只为减轻儿女负担
许多像邓姐这样的,估计都在家享清福了。但邓姐却不这么想,她觉得趁着自己还能动的时候,尽量为儿女们分担一些压力。邓姐有一对可爱的小孙女,分别是大儿子和小儿子的,闲暇之余她还帮忙照料孙女们。说起自己的儿女,邓姐沉默了些许,说孩子大们都在外面闯事业,常年不在身边……
“下海”或成中国家庭“留守”主因
邓姐就是这样的代表,她平时照顾着一双孙女之余还在经营自己的小店,老伴负责“采购”。因为家里经济状态一般,年轻一代的人大多都不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老早的都在“下海淘金”,每年最多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回家。
平淡多年经营 源自对平凡岗位的坚持
尽管每年铺面租金都有上涨,但总算还是可以维持,邓姐觉得家乡的常德米粉魅力很大,许多人吃了都说好。价格不贵,但就是这样的实在。不过进入年关附近,贺龙体育馆的活动不多,因此这里的客流基本都有本地居民为主。
邓姐的常德米粉三宝
自制泡萝卜
特色酸榨菜
酸爽辣豆角
三宝使得常德米粉变得更加味蕾丰富,通过不同的“码子”,还能变化成多种样式,可满足不同人群享用。
常德米粉里的刘聋子米粉店,基本属于长沙比较常见的一种餐饮小店,因为它小,开店成本相对不高,为诸多常德人热衷,这点与沙县小吃有几分相似。它们或存在市井小巷里,或分布在各路院校附近。孰不知那些店主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并没太多的花俏装饰,唯有这朴实无华的果腹之食招揽各方游客。
据不完全统计:每个长沙人都吃过常德米粉。因此这个普及度是相对的高,常德米粉名气不亚于口味虾、臭豆腐。因此它应该被铭记。常德米粉,平凡而伟大的美食,不可辜负!
《【回味】市井长沙:一碗常德米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35391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