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0 10:3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在这个冬天,你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碗麻食,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文 / 花如雪
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喜欢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温暖自己的身体,除了火锅和羊肉,还有一种面食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就是麻食。
老百姓把麻食又叫“麻什”、“麻什子”、“麻食子”,这是口语化的叫法,显得随意。据说麻食这种面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是蒙古军队的一种食物。史书里将一种叫作“秃秃麻食”的制法、煮法以及食用方法表述得甚为详细,大约我们现在吃的麻食是从这里来的。原来我以为只有陕西人吃麻食,但有一次我问一个甘肃人知不知道麻食,当时我认为她一定是不知道的,没想到她竟然知道,还会做。我一看,跟陕西人的做法有一点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总的说来,麻食是陕西关中一带老百姓常吃的一种面食,似乎陕北、陕南人不吃,可陕北人吃荞面耳朵套,和麻食又不太一样。耳朵套是用大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捏出来的,做的比麻食大些,用荞面做成,但都有花纹,这一点又较为相像。
我有一个姨,会捏这种耳朵套,记得小时候吃过我姨做的耳朵套,那时没有蔬菜,炒点葱花拌上,再调点盐、辣椒、醋,很好吃,让我记忆深刻。现在我姨也不做了,但我在山上的农家乐还吃过,用油泼面的做法,也很好吃。就是荞面不好消化,不能多吃。我还曾向师傅学捏耳朵套,心想学会了好回家自己做。看着别人捏得挺简单自如的,可面到了自己指头上怎么也捏不出那种好看的花纹,最后也没学会。
言归正传,再说麻食,现在就来说说麻食的做法:
一、将面和好,软硬适中,醒好;
二、将面擀成半厘米厚的面片,切成指甲盖大小的丁;
三、找一个带花纹的篦子,纹路越细越好,过去的人用草帽,把面丁放在篦子上,用大拇指将面丁向自己反方向用劲一搓,面就卷了起来。
你会看到卷起来的面背面有花纹,是那种麻麻的花,花花的麻,似乎你的手指也开了一点花的感觉,真不愧叫做麻食了。
怎么做麻食更好吃呢?我认为,冬天最好做荤的,先将排骨汤或骨头汤炖好,羊肉汤也行啊,再将土豆、胡萝卜、老豆腐切丁,大白菜、木耳、蘑菇等切碎,依蔬菜成熟的先后顺序下锅炒,再添加肉汤,肉丁,和菜一起炖熟。这时最好将菜先盛出来,锅里另外加水烧开,下入麻食,要将麻食煮得锅里的面汤稍有些粘,说明麻食就煮好了,再重新倒入炒好的菜,充分混合,这样一锅香浓美味的烩麻食就做好了。
夏天最好做成素麻食,因为夏天蔬菜品种很多,以番茄为主打菜,可根据自己喜好配豆角、茄子等时令蔬菜,做一锅美味可口、红黄白绿相间、鲜艳夺目的麻食,岂不让人食欲大开,美不胜收。
麻食这种面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时令蔬菜,做好后,有面有菜,有主有副,有干有稀,有色有味,营养丰富。吃下去,暖心暖胃,所以是老百姓很喜欢的一种大众美食。现在街上也有卖现成的机器压制的麻食,可以买回去煮,省时省力,但口感还是差了很多,没有自己动手搓出来的好吃。
做麻食要有心去做,因为搓麻食很费事,常常会搓得指头疼,如果寄托了一份感情,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以前我常在家里做麻食,因为儿子爱吃,一次能吃两碗。自从儿子上了大学,我就做的少了。但每次寒暑假,我还是会做给儿子吃的,因为儿子在外地上学,总是惦记着家里饭的味道。
现在儿子又外出求学,隔着万水千山,大约我也不会常做麻食了。在儿子走之前,我特意和儿子一起做了一顿麻食,有意教会儿子麻食的做法。心想儿子出门在外,特别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也很好吗!
麻食这种食物很奇怪,一锅滚烫的麻食,盛到碗里,吃下去的时候,温度却总是适中的,让人感觉总是那么舒服,先暖了身,再暖了心,这就是一碗麻食的温度。对亲人,一碗麻食的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我和儿子的距离,也许就是一碗麻食的距离。
在这个冬天,你是不是也可以做一碗麻食,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作
者
花如雪。陕西人,自幼喜欢阅读,有人说喜欢什么就对什么敏感,大约我是对文字敏感的人吧。爱好书画、旅游、历史、植物,当然还有美食。有了一些人生经历,才敢提笔写字,对美好的事情充满向往。
阅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一食一思 或 微信号:yishiyisi
《一碗麻食的温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3990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