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01 16:1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相声绝对是接地气的艺术,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反应无微不至,你脸上会心的笑都来源于生活的共鸣。过日子,吃自然是头等大事,相关的相声就太多了。而相声里表现的大多还都是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对于吃最向往的莫过于吃宴席,席面说的越大好像就越解穷似的,相声作品里关于传统大席的段子最为集中的大概就要数《报菜名》和《请堂会》了。
满汉全席
《报菜名》绝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段子,喜欢听相声的人谁不能背上几样,比如我就会“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晾肉、香肠”,当然了,往下不会。几百个菜,“嘡嘡嘡嘡”一起贯穿,听着就痛快。其实除了这些菜名以外,相声里还透露出两个民国时期饮食风尚的两条信息。
“南北大菜、满汉全席”,这是说贯口前要交代的,以此代表着请客的档次达到了最高点。直到现在,满汉全席都是人们心中神圣的大餐。大家都会认为满汉全席是皇上吃的大宴,甚至很多人就拿这段相声的贯口当成了满汉全席的标准菜单,可其实“满汉全席”并没有固定的菜式,清宫档案里也并不存在,只是一种官场饮宴的上菜程序,后来民国了,被商家拿来作为一种噱头,可各家又有各家的高招,直到近几十年才由宫廷菜的老字号琢磨出固定的菜品。
四四席菜单子
我们详细看这段贯口的原文,里面其实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见菜,什么“樱桃肉、米粉肉、酱羊肉、烧羊肉”,一点都不新鲜。再仔细看,这些菜品大都三四个为一组,这一组其实在过去称为“一道”,这就是清代官场比较流行的“四四席”,相声段子就是依着这个模子套上当年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菜肴形成的。按早年间的规矩,“四四席”从最开始的四干、四鲜、四蜜饯,最多可达12组,其实吃着还是比较浪费的,自然一般人也吃不起,也就是听一听解解馋了。
豆腐宴
与《报菜名》不同,《请堂会》里说的则是更亲民的大席,里面提出了“十大件”,四个盘、五个碗、一个大炝盘,这是当时北京周边老百姓吃席的标准配置,其实也就是“八大碗”的升级版。所谓“八大碗”是当时社会中最普通的宴席菜,基本都是从一口猪身上找,而升级版的就会有鸡鸭鱼了。段子里通过对这“十大件”的猜测与介绍引发笑料,以上的全是豆腐让捧哏演员大失所望而告终。别看介绍的都是各种豆腐菜,但其实捧哏演员猜的那几个菜到是当时席面上的好吃的,其实至今让人看了依然馋涎欲滴。
就酒的凉菜,嚼到嘴里是嘎支支嘎支支的——拌海蜇
有红的、有白的,用筷子夹不住,得拿勺?着吃——烩全丁
端上来一看,一层黄油——黄焖栗子鸡
借光了,借光了,给他们说相声的上了海味了——扒海参
当然,还有一个大炝盘的白煮肉是不能忘的,因为描述的太复杂,就不录入了。这几个菜别说在当年,就是现在也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而逗哏演员说的那些豆腐菜在当年一定是不受欢迎的,顶多也就是穷人乐,可现代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了,也许吃上这一席豆腐宴也是极好的。
四盘
小葱拌豆腐、韭菜花拌豆腐、辣椒糊拌豆腐、萝卜皮拌豆腐
五碗
大白菜熬豆腐、小菠菜炖豆腐、猪血烩豆腐、油炸素豆腐、小虾米咕嘟豆腐
大炝盘
豆腐渣
当代喜欢健康饮食,吃腻了大鱼大肉,找地方尝尝这素版的“十大件”,还确实是挺有特色的,素是素了点,可别点还真没地方找。旧时是穷人乐,也许就成为今天的美食。
相声里说到吃吃喝喝的段子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是主说,有的是提到,各不相同,生活的艺术,自然就要融汇出老百姓的这头等大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红小豆馆主(ID:yangyuanandre)
作者红小豆馆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全文均为本人原创,禁止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留言联系
关注此公众号(ID:yangyuanandre)
会看到更多精彩更多美味。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红小豆馆主
了解更多
《相声里的传统大席》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4436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