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美食频道 > 健康饮食 >

最久的普洱茶是多少年的?

[摘要]年代最久的普洱茶当属“普洱茶中太上皇”——普洱金瓜贡茶。台湾著名茶艺教授邓时海先生所著《普洱茶》一书中对其这样描述到:“曾经取了一些试泡,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

  

  年代最久的普洱茶当属“普洱茶中太上皇”——普洱金瓜贡茶。台湾著名茶艺教授邓时海先生所著《普洱茶》一书中对其这样描述到:“曾经取了一些试泡,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在时光中与氧气、水分等物质长期接触,茶味自然会淡去,这是正常的生物现象。但“普洱金瓜贡茶”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1、普洱金瓜贡茶制作的历史背景

  金瓜贡茶产生于雍正1729年,由贡茶茶厂监制。

  云南总督鄂尔泰在今天的宁洱镇(旧时称普洱府宁洱县)建立了贡茶茶厂,选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上好的茶叶,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作为朝廷贡茶。而金瓜贡茶也随之产生。

  2、普洱金瓜贡茶的选料及女儿茶的由来

  每年的二月,茶园的主人就雇一些未婚少女,进茶园采摘一级的茶芽,并且将采摘的茶芽置于自己怀中,累积到一定数量,才将茶从怀里取出放入竹篓里。采摘完后,茶园主人将一小部分的茶叶分给这些采茶女,作为她们的劳动报酬。另一部分的茶则被上供到贡茶厂制成“金瓜贡茶”。

  少女们将劳动所得的茶叶带到集市,换成钱。存下买茶所得的钱去买嫁妆,待出嫁时所用。“女儿茶”也以此得名。

  

  3、金瓜贡茶的名称由来

  清朝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道:“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制作人头茶的原料都是一级的芽茶。所制成的团茶经长期存放后,茶团会变成金黄色,且它的形状为扁圆,与百姓所食用的南瓜近似,故形象的将其称为“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金瓜贡茶保存至今,历经了改朝换代,沧桑巨变,虽已经没有了茶味。但作为那个时代“奢侈品”的代表,这背后不仅体现出普洱茶本身的优质,同时也体现着威严的皇权统治。每一种事物在特定的历史当中便会留有那段历史的烙印,“金瓜贡茶”普洱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已经失去茶味,无法一品它的本味。这一现象与有着无上荣耀却无实际权力的“太上皇”相得益彰。故后世有人将其称为普洱茶中的“太上皇”。

  关于名气与历史的厚重,“普洱金瓜贡茶”将之完美诠释。接着说说历史上生产普洱贡茶的一些重要商号。

  【注】虽然市场上还有这些茶号“商标”,但大部分是被抢注,真正传承下来的很少。

  以上这些商号,是在普洱贡茶兴起这段期间:实力雄厚、茶品优质、名气较大的。如今要找到它们所生产的茶品,要么已经没有了,要么会出现造假,或者有幸被珍藏那么一点,都是无价的财富。

  再来说说近些年出现的“天价”茶。

  宋聘号蓝标普洱茶、福元昌号圆茶、宋聘号普洱茶、红印圆茶、蓝印铁饼、黄印“云南七子饼”、88青饼等,在市场的拍卖价格令人咋舌,有的高达几十万一饼。珍品是值高价的,尤其是珍品中的精品。每一个爱茶之人都想拥有一饼珍贵老茶,但要知道它的稀少和不易得。

  有的人热衷于追捧无法拥有的;而有的人冷静的在青年时收藏几饼好茶,待暮年时可一品年轻时自己存下的茶。回味过去也罢,静享当下也好,都是一桩美事。

  普洱茶随着年龄的增长,价值也在增长。年份最久的“普洱金瓜贡茶”已成文物,那些处于名气低潮期的好茶也在等待有缘人去品尝。珍品自然可贵,不过在得到之前还是要冷静一些。

  

  有人说十多年的茶也算老茶吗?人在五年内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何况是十年。十年的光阴,你会一成不变还是已然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但老茶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就无需强求要如何才算老茶。如南茗佳人出品的“2003年易武正山绿大树”,历经十多年的沉淀,在时光中自我修行,而后口感、香气处于适饮阶段。此时品饮,会发现茶的生命力是如此的神奇、岁月如梭的印记也在它的身上展露无遗。喝茶之事,是一件茶与人相互尊重的事;饮茶是与自己对话,那么今日你可与自己对话一次了?

  如果您受到普洱茶收藏、冲泡、品饮选购等问题困扰,请加南茗佳人美女茶艺师、评茶师董玥私人微号:dydy88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推荐阅读 | 添加微信:dyshuocha 查看

  ①.古树普洱茶的树龄是如何测量的?

  ②.普洱茶老茶该如何辨别?

  ③.你挑选山头茶的时候,到底在挑什么?

  【注】本文参考邓时海先生所著《普洱茶》一书,作者|十四公子,原创文章,授权说茶网 www.ishuocha.com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最久的普洱茶是多少年的?》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44308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