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6 09:1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摘要:1972年,木桐酒庄获得谢尔盖·波利雅科夫亲属的授权,使用他的作品作为当年木桐的酒标。这个酒标标志着木桐二级庄的结束。
ABSTRACT:In 1972,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was authorized to use the work of Serge Poliakoff in its wine label, which marks the end of Mouton as Second Growth.
如果要问木桐酒庄最大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不是酒庄的优质葡萄酒,而是木桐酒庄的酒标。因为能酿造出顶级葡萄酒的酒庄有很多,但是木桐酒庄的酒标却是独一无二的。每年木桐酒庄都会邀请艺术界的大咖为酒庄的酒标作画。1972年,木桐最后一个二级庄年份的酒标印上了谢尔盖·波利雅科夫(Serge Poliakoff)的作品。
木桐酒庄1972年份酒标;图片来源:木桐酒庄
谢尔盖·波利雅简介
1900年(也有资料称是1906年),谢尔盖·波利雅科夫出生于莫斯科,在家中十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十三。他年轻时在莫斯科的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和建筑等课程。1919年,俄国爆发革命,谢尔盖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开始游历欧洲学习绘画。1923年,他获得了法国的居民身份,在巴黎定居下来。
谢尔盖作品“红”
受早年学习建筑经历的影响,谢尔盖的绘画多采用多个色块组合在一起,这些色块虽然不对称,却如建筑图纸般严谨,缺少任意一个部分,这绘画的大楼就有可能轰然倒塌。在他的笔下,不仅有强烈的色彩对比,也有色调相近的和谐搭配,色彩使用奔放大胆,使画卷焕发出勃勃生机。2011年,他的“红”(Rouge)在拍卖会上拍出了51万欧元的高价。
酒标信息
1972年份酒标中谢尔盖的作品;图片来源:木桐酒庄
1972年,木桐酒庄获得了谢尔盖亲属的授权,将他的作品印在酒标之上。这幅作品同样是经典的不对称色块,背景的黑色的中央的红色对比强烈。红色色块如一瓶装满酒的红色醒酒器,而“醒酒器”中的颜色不均,如同“酒液”在“瓶中”翻滚、咆哮,显示出这一年木桐酒庄的葡萄酒强劲有力,极具陈年能力。
酒标其他信息;图片来源:木桐酒庄
酒标的上方是谢尔盖·波利雅科夫的大作,而下方则是酒庄的信息。首先就是木桐酒庄的标志和葡萄采摘年份,紧接着就是当年的产量信息。1972年,木桐酒庄正牌波尔多瓶的产量是235,137瓶,1.5升装的2,500瓶,3升装的62瓶,另有5,000瓶RG酒,这属于酒庄珍藏酒,不对外出售。此外,观察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酒标上并没有酒庄的等级信息。大部分的梅多克列级庄都会在自己的酒标上标上“GRAND CRU CLASSES EN 1855”,但是木桐酒庄并没有写上这个等级信息。可能是因为木桐风轻云淡,不在乎这些分级,也有可能是因为只被评为二级庄,木桐不服气,所以故意不标上这个他人引以为豪的等级信息。
年份信息
对于波尔多来说,1972年并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年份。这年的气候过于寒冷、潮湿,使葡萄难以正常成熟,8月和9月的降雨更是让葡萄品质再次下降。木桐酒庄1972年份的正牌酒的平均分也只有77分。虽然酒的评分不高,但这是木桐酒庄最后一瓶二级庄葡萄酒,而且又有艺术大师谢尔盖·波利雅科夫的名画助阵,买一瓶来收藏也不会吃亏。(文/Xavier)
文章来源:红酒世界网(wine_world)
红酒俱乐部公众微信号:hongjiujulebu999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自动识别关注公众号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酒庄游
《1972年份木桐酒标——最后一张二级庄》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47099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