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31 10:2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图为:南茗佳人《无缺》(下同)
勐海春天的早晨,微寒,空气湿漉漉的,清新怡人。太阳还没出来,茶园里的水汽缭绕,山间的鸟叫声时隐时现。茶树叶片表面铺着一层凝珠,茶芽傲然挺拔在枝稍,翠绿芬芳,肥硕饱满。
园外的脚步声、说话声近了,打破了茶园原有的寂静,热闹非凡。采茶阿奶们纷至沓来,整个园子逐渐苏醒过来。进园后,阿奶们开始了一场和时间的赛跑,纷纷抓紧时间采茶,动作轻快而利落,争取在太阳出来前,采够一竹篓的茶叶。
太阳探出半个头来,染红半边天,采茶阿奶的脸染上了天边的红晕,五彩流光,溢满开心满足的笑容。茶采足了,太阳出来了。阿奶们该背着满背的茶宝宝,迎着彩霞流岚,踏着金色阳光,唱着山歌,绕着田埂回茶坊。
采回的茶叶,赤条条躺在簸箕里,享受高原热烈阳光的洗礼,山间柴火的翻滚烘烤,再经制茶老师傅精心细致揉捻,最终育化成毛茶。茶宝宝们就这样窃窃私语的,欢喜着,雀跃着,闹腾着,开始了成茶之旅。
阿奶摸着制成的毛茶说:“这么好的茶,最适合做龙珠,精心做出的龙珠,颗颗珠圆玉润,精巧玲珑,泡出来的茶金黄透亮,算是不辜负茶叶等待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制作龙珠的第一个工序便是“选秀”:去除茶中黄片老叶,弃碎叶残梗,只留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完整叶条。挑拣出的茶清雅洁净,柔嫩多娇,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
阿奶说:“用心做茶,茶才会把最好的内质展现出来,喝茶人也会在喝茶过程中感受到温暖、至诚的心意。”现在许多龙珠制作时是不称的,全凭做茶人手感掂量,这样制出的龙珠往往量不均匀。为了秉承用心做茶的理念,我们决定以方寸之称,每泡称取七克茶,在重量上做到精准划一。茶品七克每粒,希望品茶者品饮时适口适杯,品饮后能称心如意。
称茶后,就地取秘境山泉,葱郁香竹,给茶叶“蒸个澡”,将7克茶置于底部穿孔的香竹中,以慢火微醺,使叶片经山泉蒸汽浸润,软化适度。这样蒸出来的茶,不燥,不寒,茶叶内质保存完好,后期有很大的转化空间。
浅蒸之后,便是揉团。一粒龙珠要初步成形,须以十指精心轻拈慢揉六十次。前三十次,将散茶以棉纱包裹,力度适中,反复搓揉,直至茶内果胶溢出,叶条成圆而不损其内质。随后把棉纱打结,晾置二十分钟,定形。然后采用同样方法再揉捻三十次,再晾十分钟,方可解开棉纱,龙珠便成玲珑丸子状,初步成形。在此过程中,若求快则不能成型,故非静心轻揉不可得,制此茶,需有虔诚匠心。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普洱茶龙珠的制作,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每一个挺有讲究的,其制作方法和流程,冲泡方法等相关知识点,新老茶友们可以加个人微号(6480348)咨询与了解,再此就不详谈了。
其后,龙珠只需静静沉睡在阳光下、春风里。近处,山上的杜鹃花红艳艳,迎风招展;远处,天空像海洋一样湛蓝温软。这样的美妙的景致走进龙珠梦里,一周后,龙珠苏醒过来,水汽褪尽,风的凉,阳光的暖,花的芬芳,天空的湛蓝,飘扬融合在茶香里。
随后,将一粒龙珠置于手心,用一片白棉纸,小心将这片芬芳裹起,将其丢进时光的长河里。待洗尽铅华,陈韵初显,再流转至爱它,懂它的人手中。
待那人展开这片芳华,初品,甜润可口,香气凛然,清新如晨间山岚;再品,稠滑似锦,浓酽如墨,圆润似十五皓月;三品,甘甜如泉,朗润沁心,涓涓似秘境独幽……
这七巧玲珑珠,观之,珠圆玉润;品之,满如皓月;回味,香远益清。可谓匠心独运,至心之作,圆满无缺,是名《无缺》。
购买或咨询产品《无缺》,或更多普洱茶冲泡、保存、品饮等知识,请添加南茗佳人茶艺师个人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详细了解。
最接近老班章的那个山头,其实叫做曼新竜
揭秘著名普洱茶山头—冰岛茶的造假手法
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存?(以无锋为例)
关注董玥说茶公号:dyshuocha 阅读上文,本文授权说茶网(www.ishuocha.com)首发
《南茗佳人《无缺》,古法手工制茶的匠心之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58076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