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美食频道 > 美食资讯 >

武功旗花面

[摘要]旗花面的汤是酸中带香,酸香互补,我在家里曾经尝试过制作这种酸汤,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个味,可能是醋的比例不对吧,也可能此醋非彼醋,当地人习惯用自酿的醋,可见干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文/花如雪 陕西省武功县地处关中大平原腹地,南临著名的渭水,...

  旗花面的汤是酸中带香,酸香互补,我在家里曾经尝试过制作这种酸汤,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个味,可能是醋的比例不对吧,也可能此醋非彼醋,当地人习惯用自酿的醋,可见干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文/花如雪

  陕西省武功县地处关中大平原腹地,南临著名的渭水,距离西安城只有八十多公里,但许多人对武功其实并不太了解,当然也包括我在内。今年“十一”国庆假期,机缘巧合,我游览了一趟武功老县城,武功历史文化的丰富,使我对这个不太起眼的小县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真是不虚此行。

  武功老县城其实并不大,我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叫报本塔。据宋朝人编的《长安志》记载,报本塔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元年,后于宋仁宗宝元二年重修。报本塔的前身是报本寺,塔依寺而建,而报本寺的前身是一户人家在武功的别宅,这户人家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大名鼎鼎的李世民于隋开皇十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599年1月23日)生于此宅,并在这里长大。后李世民从这里走出,少年从军,赴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辉煌。李世民登基后,为报母恩,舍宅为寺,名曰“保本”。

  

  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寺已不复存在,而塔看上去依然挺拔,依然雄伟。每年春季总会从远方飞来许多胡燕嬉戏塔顶周围,视为奇观,人称“武塔胡燕”,为武功八景之一。燕子年年飞去又飞来,飞越千年,而历史如同烟云,已无迹可寻。

  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大平原,自古盛产小麦,当然武功的美食以面食为主。我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武功的特色名吃——旗花面。

  为什么叫旗花面?大约和制作这种面食的食材和形状有关。旗花面是将面擀薄后,切成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片,这种菱形面片恰似一面小旗,而漂在面碗上的鸡蛋饼片、海带片、葱花、黄花等辅料五颜六色,宛如花朵一般,故称为旗花面。现在也有用细面条做旗花面的,但我更喜欢菱形的旗花面,看上去漂亮。

  

  老字号旗花面馆的旗花面

  旗花面历史悠久,相传明朝孝宗皇帝的娘娘生病茶饭不思,宫中一位农家出身的厨师为了给娘娘换个口味,便用醋调制了一碗伴有葱花、姜丝、鸡蛋饼的面条,酸香可口,没想到娘娘连吃几碗,病也好了,皇帝品尝后更是大加赞赏。明孝宗挑起碗里的面条一看形如小旗,放进碗里又状似花朵,遂起名旗花面。后来弘治年间的状元武功人康海,将旗花面带回武功,从此在武功生根开花,流传了下来。旗花面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鸡汤提鲜,臊子提色,醋香提神,讲究的是七个字,即:“汪、煎、清、稀、细、软、工”。

  “汪”说的是汤要漂出香味;

  “煎”说的是汤要热,不能温吞吞的;

  “清”说的是汤要清亮,不能浑浊;

  “稀”说的是汤要多,面要少,别名“一口香”;

  “细”说的是工艺考究,精工细作;

  “软”说的是面片要软和,不能硬;

  “工”说的是面上桌的时候造型要好看。

  

  鸡蛋片

  由于旗花面面少汤多,所以吃法也很特别,论盘卖,一盘六碗,大约一个人至少可以吃六碗吧。当地惯常的吃法是只吃面,不喝汤,不知道这种吃法是如何演绎来的,可能喝太多汤后面的面就吃不下去了。总之,当这样一碗漂漂亮亮热热火火的旗花面吃进你嘴里的时候,那个酸香味瞬间便征服了你的味蕾,你会不由自主在心里为这一碗面而叫好。

  旗花面的汤是酸中带香,酸香互补,我在家里曾经尝试过制作这种酸汤,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个味,可能是醋的比例不对吧,也可能此醋非彼醋,当地人习惯用自酿的醋,可见干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后稷像

  说到面食,说到武功,不能不提到一位中华民族伟大的农业始祖后稷。相传后稷就是在武功这个地方潜心钻研农耕技术,教民稼穑,使我中华民族的先人从茹毛饮血的游猎生活进入到农耕文明,后来才有了周民族的强大,周王朝统领中华八百年,从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县城有“教稼台”是后稷教民稼穑的遗迹。

  

  教稼圣地

  特产特说

  1、旗花面是当地家庭主妇待客的头面菜。在大喜庆的日子里,比如满月宴上,也是压阵的一道菜。2、旗花面的汤必须是鸡汤,但汤又不喝,有点浪费啊。因为不喝汤,所以如果放开吃,一个男人能吃二、三十碗,女人也能吃十几碗。一个人吃三十碗面,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好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潮汕著名肉丸类、原生蜂蜜

  阅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一食一思 或 微信号:yishiyisi


《武功旗花面》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29260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