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8 08:3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汉族面食小吃
柳林碗团也被称为碗脱或碗秃
"碗团"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
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
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象征团圆
西晋初年
匈奴人内迁,遭到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西晋统治者要他们纳税且强迫他们当兵
不少人陷于破产的境地,沦为流民
迫使各族人民奋起抗争
大将石勒统领三军发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
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
来柳林后,治军严谨,深受群众欢迎
由于当时战乱濒繁加之自然灾害严重
石勒的军粮也眼看着成了大问题
石勒派军士购买军粮,也只是些荞麦
以前军士吃饭干稀配合
因军粮紧缺,把荞麦磨碎后熬粥喝
一次几个军士外出,误了饭时
回来后,荞面粥已凝结成块
有个士兵提议切块吃,随便洒了些调料
调以枣醋、蒜泥,味道不错
就给石勒端去尝尝
石勒吃后大加赞赏,并让厨房试做
军士吃后精神大振
军士就让百姓尝新,甚感新奇
就模仿着去做,从此就传开了
柳林碗团的制作很讲究
将干荞麦入碾脱落杂质簸去尘土、麦柄
入渲箩用湿布擦之
将麦粒趁湿复入碾机脱皮出机后用细箩筛面
将筛上的皮渣簸去
带皮粉粒再次入机磨之,过箩
将两次脱皮后的麦粒共入磨机,筛面即可
面粉内和入适量的食盐、姜粉
用凉水和为硬面团,稍加冷水
揉为均匀的面条硬度,不断用力揉搓
待面团光亮利手"性"盘好后
以些许冷水不断搓揉,稀释变成稠糊浆
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时加水连续搅动稀释
到面糊能挂住勺碗为宜
面糊调好后入碗上锅、底浅容积小为宜
先将碗蒸热,擦去碗内汽水,面糊舀入碗内
每碗只盛八成,加盖以武火蒸之
蒸约二十分钟即熟
趁热取碗出锅,用双筷朝一个方向飞速搅动
摊贴至碗口边缘,使碗内呈凹形状
置于凉处令冷即成碗团
多为冷食,切条、就碗刀扎而食
以蒜泥、辣椒、醋为调料
配以姜末、香油
严冬季节,多配豆芽炒食
撒上盐、姜末,辣椒,倒入碗内即可食
有时也与羊杂各混炒也称"炒碗团"
------------------
关注微信公众号: yishiyisi 或 一食一思 遇见你更多未知的特产!
《特产博物馆 | 柳林碗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31026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