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8 09:4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专访诗人二毛:寻找民国的味道
二毛,男,原名牟真理,上世纪60年代生,重庆酉阳人。是上世纪80年代莽汉主义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中国饮食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创始人。现为《新周刊》、《中国经营报》等美食专栏作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云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天下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民国吃家》等。
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二毛的新书《民国吃家》,这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从美食写到食事,从食事写到人生,名人的饮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内涵。本报记者专访了作者二毛。
诗歌和美食富有诗意
《出版商务周报》:写这本《民国吃家》的初衷是什么?
二毛:那就是找回失落的味道。其实如今的主要菜系,皆从历史脱胎,饮食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具有文化的内容。如今很多民国时候的美味我们已经品尝不到,除了制作技术失传,更主要的是新的生产方式污染和改变了食材原有的风味,用民国名人谈吃,是找到一个载体来找回失落的味道。我想用民国的人物来承载我对民国菜的热爱。
《出版商务周报》:沈宏非这样评价您:“写字的人里面最会做菜的,做菜的人里面最会写字的。”您认为这个评价如何?
二毛:我觉得此说法属朋友之间调侃的成分较多。其实写字的人中,会做菜的多的是,做得好的也多。比如诗人万夏、小说家陈乐陵、吴加敏等。不过从传统食材及手工古法全方位的痴迷度来讲,宏非兄的话也有成立的部分。比如,我近三十年来,每年都会去全国各地的最原始的小城镇采菜,许多时候是进入家庭里去采。
《出版商务周报》:您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美食家,诗歌与美食在您眼中有什么样的关联?
二毛:我认为诗歌和美食都是同样富有诗意的,一道好菜从构思、食材、烹调直到上桌都是一个诗意的过程。所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成都,我就把厨房叫做创作室,并写了我的现代美食诗歌的代表作《饮食与美女》、《为心爱的人下厨》等诗章。
《出版商务周报》:为什么称您是“诗人大厨”?
二毛:我最初的专业学的是数学,但由于自小爱吃,从8岁起我就跟着母亲学做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开始和几个朋友一起“吃转转”,就是在几个朋友家轮番做饭,从此开始了研究私家菜的“不归路”,一做就是十年之久。我在成都开了一家餐厅,又转而北上,2005年到北京继续经营菜馆。由于是诗歌的囚徒,我会用诗歌制作菜谱。在北京的饭店名为“天下盐”,正是拜已故著名诗人张枣所赐。
美食靠名人推动
《出版商务周报》:厌倦了当下的饭菜,您常常深入自然之地寻找心目中的食材,以及加工这些食材的神圣的古法,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不食人间烟火”了,这其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有什么能与大家分享的感受?
二毛:现在很难吃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些基本的食物,用熟饲料喂养的一年出栏的猪,走地啄虫子的鸡以及有机肥养出来的白菜、葱子、蒜苗等,这才叫做真正的人间烟火,真正接地气的食物。有一次,我去西双版纳采菜,回北京前,我去菜市场买了20多种蔬菜和20多斤当地的“冬瓜猪”肉,装了满满的两拉杆箱,把朋友送我的十年普洱茶都给扔下了。有意思的是,当我一回到北京,直奔餐厅时,餐桌上已有大吃货陈晓卿、刘春、张元等,等着我的“米”下锅啦。
《出版商务周报》:为何将目光瞄准民国美食?民国的饮食水平发展,在中华饮食史上是怎样的地位?
二毛: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靠民间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吃吃喝喝绝不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这是一个美食绚烂的时代,它直接影响了现在的“美食地图”。于是,在阅读大量民国名士的日记、著作之后,有了《民国吃家》这一本书。
《出版商务周报》:作为一名四川人,您对川菜最著名的“麻辣”为什么会做出“麻辣是川菜的外衣,有时更是川菜的虚荣心”的结论?
二毛:川外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川菜就是麻辣,事实上是,在六千多道传统川菜中,有近一半的菜品是不麻辣的。麻辣只是一种主要的调味方式,郫县豆瓣及泡椒、泡姜才是川菜的灵魂,大多数的麻辣菜离开了它们,便像丢了魂似的,只留下干麻干辣,非常燥。
(二毛作品)
《专访诗人二毛:寻找民国的味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42819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