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4 10:1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小企这站:福州连江,逛县城超有料
By 小企9999
福州连江县,山海资源丰富,相当有料。
从汽车站出站口出来,就像一头扎进集市里。好多路边摊,这一摊专卖马耳朵,麻球,三角糕,海蛎饼等。油炸食品那种特殊的诱惑让人很难不受影响,忍不住先买个尝尝。
春季是清明果盛行的季节:这位大姐的出品现包现蒸现卖,拍了照买一个捧个场吧。
啃了一口站在旁边拍内馅图。可能这个举动让经过的人好奇吧,一下子好多人围上了问价格,瞬间帮大姐成交了好几笔生意。
内馅的主要成分是红糖和花生碎,还有一点黑芝麻。
这种蚬子长得跟常见的不太一样,颜色比较黄,横纹深度较浅,个头要大得多,这个脸盆里的每颗都比大拇指的指节差不多大。摊主告诉我这也是“妞秧”,不过是长在海水里的。
沿着八一六路走不远,碰到个农贸市场,叫北门市场,进去逛逛。
市场不算大,除了常见的鸡鸭猪肉,海产品比较丰富,小海鲜的干货品种丰富,还有糟制的鳗鱼块,油炸的鱿鱼圈等半成品。
这个买海蜇皮和花蛤文蛤的摊位有几瓶用矿泉水瓶装着的东西。那可是连江的特色产品,通俗的说,它们可以算是原生态的鱼露。除了用小杂鱼制作,还有用蛏子肉做的,当地人叫蛏露。至于用海蛎做的,不知是否就叫海蛎露(或蚝露)?
拿一瓶近距离看看
连江鱼丸在福州地区也是比较有名的,市场上买鱼丸的摊店很多。
除了鱼丸,还有半干状态的鱼面。这可是好东西,稍微下锅煮软后或炒或煮面汤都是美味,当然,奢侈一点用来做拌面也是非常好吃的。
下图是连江金种子饭店出品的炒鱼面,让同行的几位赞不绝口。
市场边小吃店很多。这家黄岐肉燕店门口竹匾上有许多包好蒸过的现货,店里正在制作燕皮,已经进入整形切片的后期,请人煮一碗顺便蹭拍几张制作过程图。
居民区里的小路和连接大马路的巷子里溜达溜达
这家的葱肉饼刚出炉,那肯定要捧个场咯,后来发现街上买这种大光饼的小摊也不少。
这个小摊的出品目测也很靠谱。抓紧拍张照对小哥尴尬一笑:”实在吃不下了。“
莲荷东路边的凤尾小区里面也有自发结市的无名路边市场:
瞧着一溜:带鱼,丝丁鱼,小鱿鱼、龙舌鱼,黄梅鱼,小银鱼.......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边长大的人可不怕腥。
这个场景外地可能就罕见咯。这位摊主大姐正在处理的全是海鳗鱼的头,没错,全是头。这样的东西人家买回去能做什么呢?答案是“做汤”。
大致有两种做法,一种用地瓜粉抓过后像煮鱼丸一样直接煮,一种用老酒炖(半酒的比例居多)。我吃过,不难吃,但一般外地人恐怕看着整碗的尖嘴鱼头心里会觉得怕怕的吧
第二天一早,我和同伴又去东门市场赶早市看热闹,虽然这个市场名称叫做水果市场,其实还是海鲜的天下。
下面这些看外表就会觉得不错吧
这一摊有各种酱瓜或凉拌菜
这一摊也是郑重其事地标榜“正宗黄岐”。黄岐半岛位于连江县东北部沿海突出部,南面与马祖隔海相望,距离最近处仅8公里。海水养殖和捕捞业是黄岐的支柱产业,相对应的海获处理加工也很厉害。
连江城关最大的农贸市场被当地人叫做”旧市场“,位于玉荷路边。除了像一般农贸市场一样有集中的摊档区。周边几条巷子和小街也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交易商品。
当然,还是海鲜类占比最大
春季之末的4-5月份是吃虾姑的好时节,肉满膏肥。像下图背上有一条蜈蚣状深色花纹的挑着买,保证煮熟了有一条柱状的膏。
这种螃蟹的个头太小了,绝对满足不了人们啃螃蟹的快感,适合用来做螃蜞酱或者螃蜞酥。
这种鱼虽长得丑,但鱼肉质地肥腴,颇有江团鱼的口感,很好吃。
除了鱼,还有蛇卖!
各种年糕,福州人喜欢管这类熟食叫(米时)粿,据说吃了有时来运转运气变好的意思。
这家鱼丸店这些披在竹匾上的鱼丸显然刚煮好,还没进冰箱呢,这种鱼丸店走过路过可不能错过。
上次去连江,花了很多时间逛菜市场。因为市场永远不缺乏我喜欢的热闹和市井的人间烟火气。每个地方的市场都有些平时不常见的东西开开眼,当然,捎带脚还总能撞见好吃的。
PS:连江县城位于福州东北部,距离福州市约50公里,。如果从福州前往,除了自驾,南北汽车站也都有很多车次,甚至可以选择动车。
《小企这站:福州连江,逛县城超有料》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45744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