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6 11:3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太平洋恩利集团在全球水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其旗下拥有中国渔业集团,美国National Fish 、秘鲁第二大水产企业和鱼粉生产商Copeinca等公司,在水产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2012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片生产商。
这家海产巨无霸如今为何走向破产败局?
整理/ 海鲜指南(微信公众号:seafood-guide)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太平洋恩利集团”官方网站、“阿思达克财经网”以及微信公众号“FOODSPATH中文版”。
太平洋恩利集团在美申请破产
海鲜指南援引阿思达克财经网报道,停牌多时的太平洋恩利集团近日宣布,该公司连同其主要股东 N.S. Hong Investment (BVI) Ltd 及其间接附属 Super Investment Ltd. 上周四已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同时向该公司、其母公司及其若干附属公司寻求重组。
太平洋恩利集团官网公告:
太平洋恩利集团还称,其新加坡附属恩利资源已于7月1日申请对恩利资源、Pacific Andes Enterprises (BVI) Ltd.、ParkmondGroup Ltd. 和恩利食品(香港)搁置所有行动及法律程序,并向新加坡高等法院取得6星期的搁置直至2016年8月12日或法院发出进一步指令为止。
此外,太平洋恩利集团股票自2015年11月26日停牌至今,还将继续停牌。
据海鲜指南了解,太平洋恩利集团在全球水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其旗下拥有中国渔业集团,美国National Fish 、秘鲁第二大水产企业和鱼粉生产商Copeinca等公司,在水产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这家海产巨无霸如今为何走向破产败局?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片生产商
据海鲜指南在其官网上了解到,太平洋恩利集团由黄垂丰于1986年在香港成立,是一家涵盖捕捞、采购、加工、检测以及分销等领域的综合性海产企业,主要从事冷冻海产贸易业务,在中国沿海省份采购虾、墨鱼及带子,并出口至美国及欧洲市场,为全球各大批发商、加工商、食品服务公司及零售商提供海产食品。
随着冷冻白肉鱼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潜力庞大,太平洋恩利集团率先在国内开拓冷冻鱼柳加工业务,成为当时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海产企业企业之一。1994年,太平洋恩利集团以“太平洋恩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名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进一步把握全球对海产食品需求持续上升所带来的商机。1996年,太平洋恩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该集团位于中国青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加工厂房于2009年2月投产,该厂房是全球最具规模及设备最齐全的鱼类加工设施之一,年产能高达60,000吨,冷库容量亦达4万吨。
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太平洋恩利集团收购美国National Fish & Seafood Inc(National Fish),并开始从事冷冻海产食品的零售及分销业务。Matlaw's为National Fish的旗舰品牌,美国广泛地区的主要超级市场及连锁店已售卖此品牌的各种产品超过40年。
2004年,太平洋恩利集团取得中渔集团有限公司的策略性控股权,把业务拓展至行业产业链上游之工业捕捞业务,通过中渔集团在全球多个海域采购、捕捞多种远洋鱼类。2006年,中渔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
据2012年《福布斯》杂志报道,按产量来算,世界上最大的鱼片生产商是中国太平洋恩利集团。当时,中国地区的销售占到太平洋恩利集团销售总额的约一半,欧洲和北美地区加起来大约占到40%。
业内:业务下滑、现金流周转不足、银行债务逾期等原因导致
太平洋恩利集团在全球水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其旗下的中国渔业集团,National Fish 等公司在水产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近期其销售和业务有所下滑,发展新业务的政策又过于激进,现金流不足以支撑周转,针对银行的债务逾期将导致连锁反应。
此次太平洋恩利集团申请破产保护对业内的波及不小,与其有业务联系的应早做准备,已有生产计划,备发或在发货物未收货款的提高意识,以免因为破产保护或其它问题影响接收货物或者支付货款。
太平洋恩利集团目前对前五十的债权人负债已经超过15亿美元,这些债权人与恩利达成短期协议,希望能通过出售恩利的资产来偿还债务,并避免立即清算。
据称,太平洋恩利公司已被财务问题困扰多年,但致其最终走向破产的还是几件重大事项上的决策失误。前些年,该公司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俄罗斯政府颁布的外国渔船捕鱼禁令让公司财务陷入困境,同时中渔集团签订渔船捕捞作业协议又对原有的捕捞配额分配规则造成了破坏。
协议签订不久后,在收购秘鲁鱼粉企业科佩恩卡公司(Copeinca ASA)的过程中,中渔集团被卷入激烈的投标战。最终,中渔集团以46.8亿港元成功收购科佩恩卡公司,但由于集团财务状况已存在诸多问题,收购案过后负债情况更加严重,随后,公司证券经历多重审查,债务违约状况时常发生,日常运转逐渐暴露缺陷。
太平洋恩利集团破产导火索梳理:
2012年8月:俄罗斯政府部门对中渔集团捕捞配额展开调查,意图降低国外渔船在本国占有率,导致中渔集团收益大大降低。
2013年2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分公司中渔集团出价5.56亿美元准备购买秘鲁第二大水产企业和鱼粉生产商Copeinca公司的所有股份。之后在同挪威水产商Cermaq的出价竞争中,恩利公司以7.78亿美元的价格击败对手,成功收购Copeinca公司。
2013年8月:因中渔集团很大程度上受到Copeinca公司的带动,惠誉国际信用评级降低对中渔集团的评级。
2014年3月:太平洋恩利公司终止执行长期向俄罗斯供应的协议。
2014年5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出售鲑鱼养殖公司Tassal Group价值9000万美元股份,交易完成后,恩利集团获利3000万美元。
2014年6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出售旗下房地产公司。
2014年11月: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中渔集团遭穆迪投资服务公司降级,秘鲁Copeinca渔业公司升级。
2015年3月: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提高秘鲁Copeinca渔业公司评级。
2015年4月:中渔集团投资约2.8亿新加坡元作为营运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和业务部署。
2015年8月: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对太平洋恩利集团进行调查,涉嫌触犯证券与期货法令。
2015年8月:凯雷投资集团从中国渔业集团退股。
2015年10月:因中国渔业集团债务过多,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对其降低评级。
2015年12月:因中国渔业集团拖欠还贷,汇丰银行上诉香港法院。
2015年12月:世界评级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对中国渔业集团降级。
2015年12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分公司德国海产品交易商TST因欠债数百万而宣布破产。
2015年12月:太平洋恩利集团CEO黄裕翔宣布辞职,职位由其妹妹黄培圆接管。
2016年1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宣布与汇丰银行在出售秘鲁鱼粉鱼油业务问题上达成协议。
2016年1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宣布已有两位买家愿意出资17亿美元收购秘鲁鱼粉鱼油业务。
2016年1月:太平洋恩利集团和中国渔业集团均出现债务违约问题。
2016年2月:中国渔业集团遭到标准普尔公司(S&P)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降级。
2016年4月:格陵兰海鲜有限公司收购法国Gelmer公司股本中全部股份。
2016年4月:海神叉公司收购德国海产品交易商TST。
2016年4月:公司投资顾问表示,经筛选后,秘鲁鱼粉鱼油业务入选业务拓展候选名单。
2016年6月30日:太平洋恩利公司在美国宣布破产,寻求破产保护。
2016年7月1日:太平洋恩利公司宣布暂缓出售秘鲁鱼粉鱼油业务。
转载声明
海鲜指南(微信公众号:seafood-guide)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鲜指南
一起探寻全球最好的海产品!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点击下面标题可直接查看对应往期精选文章~
一位资深海鲜吃货经验分享:宁吃海鲜一口,不吃走兽千头
超全海鲜处理宝典,吃海鲜一定用得着
140幅图!32种经典寿司用鱼生大合集
世界各国都有哪些三文鱼经典吃法?
8种世界名虾的经典吃法
记住这40种鱼的做法,吃一年都不重样
当多宝鱼不仅是多宝鱼:这些绝美菜式你一定没有见过
河鲀究竟好吃在哪里?
让鱼虾变得“活跃”的“鱼浮灵”到底是什么,真的会致癌吗?
购买北极虾时发现黑头,质量问题还是正常现象?
鱼生竟是肝癌之源?爱吃鱼生的人一定要看
彭成海产总经理徐名彪:一个传统海产供应商的转型之路
鲜动生活创始人侯碧生:海产行业15年,我看到了什么 ?
阿拉斯加水域主要海鲜品种介绍
我们吃的海鲜是如何被捕捞上来的?
如何区分珍珠龙胆、龙胆、老鼠斑、老虎斑、东星斑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海鲜指南往期精选文章合集~
《重磅?|?曾是全球最大鱼片生产商,海产巨无霸太平洋恩利为何走向破产败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46517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