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6 13:2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草根的酸辣粉和肥肠粉,地道小吃,却做成了不少大生意。取胜,就在于深厚的群众基础。
(酸辣粉)
肥肠粉和酸辣粉,成都人生活里必不可缺的两道时尚舌尖滋味。一碗冒着热气浓香厚味的肥肠粉,型男索女,不顾仪态甩开腮帮往嘴巴里填,可以定格成一幅平实而生动的画面。
滚滚红汤,酥花生、炸黄豆、葱花、香菜,里面半透明的红薯粉若隐若现。辣味地道辣香浓郁的红油辣子,裹在每口粉上,在嘴里上蹿下跳。
【琳琳经验】
虽然满大街都能看到酸辣粉的摊子,但要论出成色高低,标准有三。一是煮粉的汤,二是粉的来历,三是调味。小小一碗酸辣粉,如果把所有配料都配齐了,也能摆满一个八仙桌。好吃地道的一口粉,是可以吃得出来历的。做饭的得是“川耗子”,用的是“水粉儿”,冒粉用的是“老汤”,酸、辣、鲜、香、润、油,一样不能少。
(漏粉)
这就是酸辣粉的秘诀,好红薯粉,先做现“漏”。红薯“粉”,现场调和成新鲜的“红薯粉”。点菜单一落厨房,大师傅便把活好的糊状红薯粉填到漏勺里,对准一锅热水,一手举漏勺,一手有规律的敲打,粉条从漏勺的网眼之中徐徐垂下,直接掉进锅里。漏粉是个技术活,经验很重要,敲打的力道和频率不对,漏出的粉就会粗细不均匀。
(肥肠粉)
这是深圳某店拍到的肥肠粉,内容丰富,作料扎实。曾去成都白家镇,探寻正宗的“白家肥肠粉”,样子没有这般漂亮,但一口好味道。如果以为白家肥肠粉就是老白家开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寻根寻到白家镇之后,我们才发现,“高记”才是白家肥肠粉最正宗的那条根。
(成都双流)
这是成都双流白家肥肠粉的门面,门庭气派。店里的深处就是厨房。直径一米的大鼎锅里永远都在咕嘟咕嘟沸腾着,里面只有三种东西:肥肠、冒节子(小肠)和猪肺。
旁边的案板上是一排放好了辣椒面、葱花香菜和红油的大海碗。客人叫“二两粉加节子”,这边的伙计就在竹漏瓢里放上一把红苕粉,在大鼎锅里左右摆上几道,倒到碗里时粉和夹带的汤汁刚好装满一碗,再夹上几块肥肠两块节子。
肥肠粉和酸辣粉,一个是阳刚小伙,一个是泼辣小妹。还有一个增光添色的人物,就是锅魁。
(白锅盔)
锅魁之余肥肠粉和酸辣粉,就像大牌的明星少不了精彩的配角,是红花下的绿叶。酸辣粉店或者肥肠粉店门口,都会有锅魁摊子,或者是自己配套开的,或者是搭台做生意的,反正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锅魁有白、黄两种,以四川军屯的最有名。软软白白的白锅魁,金黄酥脆的油锅魁,白锅魁还能夹着卤肉或者夫妻肺片之类吃,DIY出各种川味“肉夹馍”。油锅魁是炸出来的。
(油锅魁)
肥肠粉就要搭着锅魁吃才最过瘾。一口饼一口粉一口汤,辛辣肥腴的的汤汁和油润细腻的肥肠,酸辣鲜香,当然还带着那么一点隐约的臭香,是最能让味觉沦落的滋味。
《专治没胃口——酸辣粉和她的小伙伴们》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47643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