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3 12:0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转眼魔都咖啡店数量居然已经突破6000家了。习惯点上一杯咖啡懒洋洋坐好几个小时的周末里,到底选哪家委实是件难事。如果你也喜欢设计特别的咖啡厅,这七家店一定要去玩玩看。
说来有趣,在采访的时候,不止一次遇到店家对我反问:“你眼里我们是什么样的风格呢?”还没来得及回答,对方抛出了梗:“不少人用性冷淡形容我们,老实说,在设计的时候只是冲着简洁去的,并没有刻意往性冷淡上靠。被划入性冷淡大军,我们也是意外的很。”想要撇清性冷淡初衷的店到底是哪几家,大家也可以留言猜猜看。
Little Bean
北欧风格的通透空间
地处科技馆旁边,little bean的空间利用率简直奢侈的不像话,整个店面环境开阔明亮,在一众刷小情怀的咖啡厅里,他家甚至给人一种气势宏大的感觉。
咖啡厅是整个独栋,能看到临河风景。店面装饰偏北欧极简风格,采光大部分时候靠自然光完成,从墙面桌椅到餐具统一蓝白灰和原木色调,被高温冲击得心浮气躁的时候走进去,仅仅是干练线条和沉静配色,就足够让人安定下来了。
Little Bean老板在墨尔本旅居多年,从事咖啡行业也很有年头。店名表明其理念——所有活动都围绕咖啡本身出发,回归本源。店家从采购生豆到烘焙全程包揽,店里直接有烘焙设备,倒也是挺有趣的陈设。
二楼是举办咖啡课堂的地方,平时不对外开放。在二楼顶端两张悬挂着的大镜子很是吸引眼球,一楼和二楼可以通过镜子互相“偷窥”动态,忍不住探头看看下面镜子对着的吧台在玩什么新花样,实在是很有趣的设计。
不仅是店面风格,连咖啡烘焙风格也完全走北欧的路子,极浅烘焙,味道偏酸和清淡,烘焙风格算得上国内的先锋派了。店主也固执的可爱,不提供糖包,黑咖也不提供牛奶,态度十足。他家豆子会根据季节更换,来店里请咖啡师推荐就好。
临走前喝了一杯埃塞俄比亚水洗,酸度清透明亮带柑橘香,很是舒畅。如果你一向喜欢偏酸甜的咖啡,这家务必来试试看;如果你一直对偏酸咖啡敬而远之,也不妨来喝一杯,看看Little Bean到底有什么底气坚持玩了这么久的浅烘,尝试总是要有的,万一喜欢上了呢?
地址:浦东新区锦延路235 - 237号
人均:¥51
GABEE
学堂氛围的咖啡工作室
很少用这种姿势喝咖啡!进门看到紫铜色羊角造型的咖啡机,惊艳之余倒也觉得格局尚算得上常规。
绕过工作台走进门看到阶梯教室一样的空间和咖啡豆的麻布袋坐垫,突然就有些措手不及,桌椅在这家咖啡厅里就搜罗不出几个,就势坐在咖啡豆麻袋做成的坐垫上,居然莫名的散漫起来,局促感也消失殆尽——设定好该有的规规矩矩在椅子上的坐姿消失,倒是卸下防御姿态,怎么折腾也不为过。
GABEE是台湾的品牌,听上去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店名其实是台湾客家话里咖啡的念法。去年在魔都立足,定位在工作室的模式,更像是林东源老板的GABEE台湾总部驻上海办事处。主要作推广,不以商业盈利为主,反而让这个空间的状态显得舒适和随便,就好像到老朋友家串了个门,随随便便坐在台阶上喝杯咖啡闲扯一番,咖啡喝完,拍拍屁股走人,谢谢款待。
GABEE目前依然处于实验性质,在跨界合作里推广咖啡概念,曾经和有练TED等开展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他家的奶咖非常值得一试!奶咖制作手法较为特殊,以上下抽拉方式注入奶泡,另咖啡气泡和奶泡紧密结合,风味均衡馥郁,每一粒细密的牛奶泡沫里都裹含了咖啡的丰富香气,喝一口,香气在口腔里弥散开来。是第一口下去就会眼睛会发亮的好咖啡!
另外多提一句,他家咖啡周六日可堂喝,周一至五只接受打包,务必做好行程规划。
地址:黄浦区半淞园路387号1楼-2
人均:¥39
AUNN
静安寺新地标式咖啡厅
从装修开始就颇引人注意的一家店,在静安寺这个风水宝地对面明晃晃透明的通透玻璃墙和黑色线条实在太引人注意了,于是单是装修就令人好奇心勃发的瞩目了半年…再然后采访时被告知,其实我们不是故意要这么高调的…
店面黑白主打,线条简约干脆,咖啡吧台的冰滴壶实在太招摇也太帅气,搞不好能坐上魔都冰滴壶壶草的头号交椅。
店里大部分桌椅采用了时下话题度颇高的3D打印技术,忍不住多摸摸看到底是什么手感。
虽然身处闹市,AUNN倒是开辟出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冷酷感,坐在窗边看看外面车流来往的城市景观,光影通过巨大的玻璃墙投射进来,外面的喧嚣被恰到好处的隔绝开来。
AUNN即All U Need Now,贩售的不止是咖啡,在二楼还有好看的买手店Wondullful Dept,陈设的商品和整个店面风格契合,都是设计简洁明快的生活用品,很值得一逛,剁手更开心~
三四楼尚在开发中,不久后就能看看AUNN还能玩出什么新名堂。
堂喝的咖啡拉花很美,外貌协会临走时不要忘记再点一杯冰滴,你们会舍不得丢掉瓶子的。之前的软木外带杯引发过一阵风潮,听说之后会有新的设计上线,尽请期待。
地址:静安寺南京西路1728号
人均:¥42
Undefine
独立艺术聚集地
位于莫干山M50创意园,这家咖啡馆入口藏的很隐蔽,从带有铁锈的大黑门走进店里,整个视野瞬间开阔起来。
虽然店面色调也清冷凛冽,从屋顶垂挂的四条灯带让整个氛围热闹了起来。
楼层高,黑白和浅棕色原木为基调,外加店里独立开辟出的几个创意艺术策展空间,和M50的气质非常搭调。
咖啡吧台采用了开放式设计,店家也鼓励顾客进吧台,在协助下接触咖啡制作。为了增加顾客对咖啡的体验乐趣,店里还陈设了杯测台和烘焙设备,爱玩的人有福了。
店主是一对情侣,在美国拜访了几乎全部的独立咖啡馆后成型了undefine的理念和灵感:以咖啡为平台,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聚集有趣和有想法的人,无法明确定义咖啡厅的功能性,一如店名。
虽然店是以咖啡为依托发展艺术平台,咖啡品质一点不输。店里豆子种类不少,可以根据喜好和咖啡师沟通,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款。
地址:长寿路莫干山路50号6号楼105室
人均:¥45
Fumi Cafe
富民路梧桐树荫下小而美
店面不大,Fumi这爿小店却没什么空间逼戾感。意式摩卡咖啡壶为装饰设计元素的一面墙好看的要命,直教人进店对着它,如同中了咒一般,除了拍照还是拍照。
店面请了意大利设计师Alberto Caiola操刀,屋顶黑色弧线装饰是设计师将咖啡香味具象化的装置作品,从吧台一直延伸到店门口。墙上嵌了不同容量的意式摩卡壶,有点像上海世博会那会意大利馆把整个交响乐团的椅子嵌在墙上的感觉。设计师的装置灵感让人耳目一新。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我们店名是因为富民路,其实不是的。”老板说完这句话喝下一口咖啡的时间,我脑子转了好几下,对这个店名的猜想枯竭了。Fumi其实是fume一词改动而来,一来契合咖啡厅天花板设计理念,二来又不想用aroma这类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索性用了个近义单词改改,意外的有了富民路上的fumi这样的误会。
店面的清透来源于反光元素的添加,从墙上长圆形镜子,店里呼应的不锈钢长圆形座椅到咖啡壶装饰墙,店面视觉上的空间扩张感做的很成功。光亮现代感强烈的的反射材质和墙面老砖墙的对比,外加富民路夏天惬意的梧桐树荫,成就了店内外互为映衬的风景。
相比罗列了各种豆种风味要顾客自行挑选的精品咖啡店,Fumi的咖啡哲学显然更加轻松一些,没有复杂的风味描述,只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放松的空间,开心喝一杯适口的咖啡。他家提供的氮碳咖啡,在咖啡里充入氮气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上层聚集了丰富细密的气泡,端上来活脱脱就是一扎黑啤,有趣好玩,值得尝试。
地址:静安区富民路215号
人均:¥45
白鳥珈琲 老城区里的日系浪漫
在上海的精品咖啡馆里,白鸟算是开的时间长口碑也好的一家。老板是两名职业广告人,理念合拍,于是包下了这个二三层的老楼做起了咖啡的生意。
在改建时尽可能的保留了上海老民居的风物特色,窗框和砖墙都保留原有设计未做改动。从清理白蚁窝这种摧枯拉朽的老民居做起,一步一步改造成现在的复古模样,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改建前的老民居 图为白鳥珈琲店微博提供
店面设计秉承着不做作轻松安静的理念出发,灯光暖黄色调,搭配木质桌椅和简单的鲜花装饰,整个氛围舒适柔和。
每个桌边都贴心的设计了插孔,对习惯去咖啡厅办公的人群十分友好。去访问时下起了暴雨,窗外雨水拍打的叶片不时在老式铁框玻璃窗上,是很好的风景,相信天晴时,这家店里也有另外一番安静好看的模样。
白鸟家的手冲单品品质一向不俗,点了一杯哥斯达黎加,风味圆润带乳香,喝出了榛果酱的香气,十分惬意。
地址:打浦桥瑞金二路198弄-1
人均:¥59
DNA Café
一切围绕颜值出发
DNA是Design & Art的缩写,与其说是咖啡厅,不如说是这群艺术家的平台,创店时的初衷也没有把咖啡消费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店面设计现代感十足,流动线条的内墙和光纤灯等装置,让顾客进店能接触到相对新奇的潮流元素。
各种设计元素没有固定的风格和概念,反而增加了艺术张力。作为一群设计师跨界经营咖啡厅的案例,这家店更多发挥了设计师们的专长,坐在店里看看以外貌协会为本职工作的他们是怎么折腾这家店的,倒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除了店面,咖啡也成了玩想法的一部分,店家主打创意咖啡,相比于精品咖啡店的认真和一丝不苟,这家咖啡出品显得更注重卖相一些。
地址:外滩外马路458弄靠近毛家园路路口
人均:¥86
图文 | 马晨晓
部分图片由DNA cafe提供
《城市生活丨我们明明不是性冷淡咖啡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4970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