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7 10:3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微信号:啤酒共和
五十年代初,全国土改的时候,有房有地的人家都比较倒霉,我们家还算幸运,勉强被划到中农的行列,躲过了不少危机。地主出身的曾祖母把自己的嫁妆悄悄藏起来,然后在最困难的时期,把这些东西以5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一个上门收购的货郎。
我很小的时候就为此感到特别气愤,确切地说是小孩子因为见识不到只有在黑白电视机里才能看到的大户人家的玩意儿而愤愤不平。后来曾祖母把火炉旁边的烧火棍拿给我,说:“这也是我的陪嫁,以前有手臂那么粗,后来用了几十年,变成了今天还没手指粗的大小”。我居然信以为真,并且一直把这当成现实版的“铁杵磨成针”。
提说我曾祖母嫁到我们家的时候也是凤冠霞披一应俱全的,后来只剩下一根烧火棍……
艰难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磨掉这个家庭“大户人家”的骨气。当所有人都在倡导工人、农民才是最光荣的职业时,书本突然变成了一种稀罕物,哪个小朋友手里能有一本小人书,都是妥妥的土豪。我的祖父在被剥夺了“富二代”的身份后,依然保留着“富二代”的生活习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当土豪。
于是,别的小孩撒尿和泥玩得一身狼藉被爹妈用藤条抽得鬼哭狼嚎的时候,我祖父就盘腿坐在家里的大土炕上研习功课,没有学上的情况下自己把小学课本读完。
你是不是要撇着嘴说“这撑死也就小学毕业,有什么好炫耀的?”是啊,没啥好炫耀的,我就知道每逢过年,全村男女老少都得等在我家大门口等着我祖父给他们写对联,谁让他们不会写的!谁让他们找不到别的会写对子的人的!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的,别人家小孩睡不着有家长讲故事,我睡不着,我爷爷就说:我给你出个上联……
但是写对联也赚不了多少钱,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恢复旧社会时候的奢侈生活。大约是70年代,我祖父倾尽家里的积蓄加上借来的钱置办了一台面条机,你没看错,就是做面条的机器,即使到了今天,一斤面条2、3块钱,好像没什么利润,但那个时候,除了下地干活之外的但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工作都很稀缺。
因为这个,祖父学会了各种机械维修,当时邻村公社的播种机坏了,换了多少个人都修不好,祖父刚好过去走亲戚,顺便帮了个忙,于是被邻村公社“惊为天人”,随即发出了盛情邀请,每天不用干什么活,有机器坏了修一修,一天可以赚1块钱!1块钱啊,我祖父都惊呆了,他以前干一天活才2、3毛,双方达成了共识,合作关系就这个愉快地定下来了。那时的公社一定料想不到未来会有一个叫蓝翔的学校专门培养这类人才,但我私下以为我祖父一定比蓝翔的学生聪明,因为他可以用修面条机的技术修好播种机!
从那以后,手头宽裕的祖父逐渐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从没事喝两口发展到每天喝两口再到后来的每天都要干掉一杯。一杯白酒啊各位,56°红星二锅头是标配,清香、口感绵长,关键是价格不贵,一次可以买很多,这一般是儿子给带回去的,万一一不小心喝得快了点,出现断货,就得自己拿上塑料壶去村头的小店打酒。
在一个一碗面条只要2毛钱的年代,离开家在外面的小摊上吃一碗不加葱花的面条都是件非常奢侈的事。至于喝杯酒,在全国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就已经不是奢侈,而是种罪恶了。
“如果一定要有人承受一种罪恶,我愿意承受浊酒千坛!”
农家酿的酒,一点都不漂亮,浑浊,而且三个月前打的酒跟三个月后打的酒味道都不一样。没人拿小麦酿酒,好好的白面不吃,肯定是傻逼。高粱酒好啊,香醇甘洌,今年有好高粱,就有好酒。
不止高粱,中国人民可以把一切能酿酒的东西利用起来。
凡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没有全程睡死过去的人都会记得,东晋有一位孑然一身却嗜酒如命的陶渊明写了篇《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杜撰的,但是武陵这地方陶公是真的去过的,渔人是真的有的,款待的桃花酒也是真的。
我祖父没有喝过桃花酒,但是他知道桃花源,所以从小我就认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靠修机器换酒钱这种事都是形势所迫!
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没地方打酒的城市里,我突然就找到一种能够跟农家腊酒相媲美的酒——农舍艾尔。时髦的人管它叫塞松,是Saison的法语发音。
这种酒发源于比利时南部的瓦隆(Wallonie)大区,当地的农民在凉爽而且农活不多的季节开始酿酒,粮仓里还剩下什么就拿什么当原材料,然后一直窖藏到来年夏季拿出饮用。于是有人干脆直白地把这种酒叫做农舍艾尔。
当农舍艾尔流行起来后,不光是比利时,美国、日本等酒厂也开始研发这种酒。
小百合就是一款塞松酒,它已经脱离了农家酒的淳朴,开始变得曼妙迷人。酿酒师把这款酒作为爱情的礼物,奉献给挚爱的妻子,酿造的时候同时运用了麦芽与麦子,复杂而有趣。甚至还加入了柠檬、桃子和金桔的果汁,使之变得柔和。
唯一不变的是,它依然顺应节气而生,二月开花的百合,夏季才能喝到嘴里的小百合啤酒,只存在于这个季节,这是时间的礼物,要么抓住,要么来年再见!
定制版塞松啤酒,登陆啤酒共和官网,了解小百合更多信息,只存在于这个季节,过期就只有过期酒!
小百合是个美丽的酒,拒绝远距离撩拨,今天,我只要小百合!
更多精酿啤酒相关内容,请关注啤酒共和官网
《顶着富二代光环奋斗多年后他开始喝56°红星二锅头》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5558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