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1 12:1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自从《小别离》大结局之后就陷入了剧荒的状态,满屏的电视剧却找不到特别能吸引我的,不得已看了接档《小别离》的《中国式关系》。
说实话,《中国式关系》这个名字无法吸引我,但是一想到主演是陈建斌和马伊琍搭档的老戏骨,就耐着性子看下去了。不得不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连皱纹里都是戏,演技更是全程在线。
追剧之后,不禁感叹:艺术果真源于生活。
无论探讨《中国式关系》,还是“中国式关系”,从饭桌说起,总不会出错。
无处不在的酒桌文化,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不给我面子,简直是酒桌上面的经典台词。
喝酒这种全靠兴致和能力的事,却偏偏有那么多人强人所难。不想喝,不能喝,不会喝,只要上了酒桌这些就都白说。
每个人在饭局中的角色,也都像极了剧场里早已被事先安排好了的扯线木偶,早已被安排的妥妥当当。
撇开这些先不谈,接下来我在剧情中发现了一件很有趣儿的事情。
33集的时候,陈建斌主演的马国梁带自己的女儿去餐厅吃饭。
没错,这部剧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饭桌上“搞事情”。
老马见女儿心情不好,于是叫餐厅经理开了一瓶红酒。于是问题来了...
来自美国的“作品一号”(Opus One)!!!号称可是美国葡萄酒的“酒王”耶!!!国产剧现在水准介么高了???
再仔细一看,为毛酒封上却写着Great Wall?难不成是长城牌的美国名酒???
更好笑的是老马还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不懂葡萄酒的编剧一定不是好编剧啊,美国的作品一号,硬生生被说成了意大利酒,对比了法国酒,还要装上中国长城的酒帽,这“跨界花样炒”我也是醉了~
稍微给大家科普一下~“作品一号”来自美国纳帕谷,绝非什么意大利。
作品一号:你不可不知的“美国酒王”
作品一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0年的夏威夷,当时美国著名的葡萄酒大咖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和法国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木桐的庄主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第一次相见于当地的Mauna Kea Beach酒店,共同探讨如何将旧世界与新世界葡萄酒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独一无二的顶级葡萄酒。
两位葡萄酒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的合作,经过多年的酝酿在1980年终于揭晓。蒙大维将他在橡树镇(Oakville)的35英亩葡萄园割让出来,用作作品一号的主力葡萄园。这块葡萄园地现在已经成为纳帕谷的标志之一。
美国酒王作品一号:独一无二的风格
由于其“血缘”的特殊性,作品一号与纳帕谷的所有葡萄酒都有着显著不同的风格。作品一号酒庄与罗伯特蒙大维酒庄在地理上相隔不过500米,但是作品一号的运作完全独立,丝毫不受典型加州风格的蒙大维酒庄的影响,而是以赤霞珠为主的波尔多混酿,带有不少波尔多波亚克葡萄酒的风味,这种风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与木桐的合作。
回到《中国式关系》这部剧中,简简单单一顿饭,吃到最后都是套路,连道具组都这么不走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关系。“人情世故”原本是个褒义词,说为人圆融,不论和谁相处,都会让他人觉得自在,很受到关注和照顾的感觉。
而如今,很多人曲解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勾心斗角、投机钻营,处世的原则毫无,节操碎了一地,为的是不达目的善不罢休。然而,真正的“人情世故”,应该立在一个“德”上,做事有底线,求人不越界,否则,“世故”岂不变成了“事故”?
葡萄酒智库
微信公众号:wineku
wineku葡萄酒智库 一个最具开放精神的葡萄酒信息分享交流平台。每天推送具有阅读价值的葡萄酒及周边信息。
《“中国式关系”的“中国式葡萄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59173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