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7 12:5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蛮砖”一词,自明末清初以来,几乎凡是涉及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史籍、散记,都会提到。
曼砖古茶山,又称蛮砖,现称“曼庄”,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位于今勐腊县象明乡南部,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两个村委会辖区。
蛮砖种茶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盛名,《本草拾遗》和《滇海虞衡志》都提到六大茶山“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
历史上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时多卖给易武茶号加工,“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
而在民国以前曼庄人都是以茶为生,粮田开垦较少,自抗战爆发后茶业衰退,住户有减无增,时至今日曼庄也只有20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丰家、卫家、权家的后人。
这是一群舍不得丢不下茶山的人,他们说祖宗的大坟、祖上几百年种下的茶树都在这里,他们心中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感情。
他们要陪着祖宗,守着茶山,也守着心中那份不灭的希望。蛮砖茶山的古茶园保存下来的尤其多长得又特别好,或许是对他们这份情感的回报。
热情好客,十分厚道的曼庄人民,在靠山吃山中与茶树自由地茁壮成长,贪婪地吮吸着大山的乳汁,因而人民纯朴,茶质优良。
有山的地方就会有水,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
蛮砖的故事却在少女,蛇,茶树中展开。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温柔的少女,名叫小曼。有一天他走过一条幽静漆黑的长着茂密丛林的山路,忽然一条十米来长有木桶那么粗的大蛇横在了她面前,大蛇说:“我要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小曼仔细看了又看,大蛇身下竟然长了无数的小脚,十分可怕。
她想起了母亲的话:“要是你在山上遇到长有脚的大蛇,那肯定是千年蛇精。”她知道自己跑不了了,身边也没什么利器,于是就随手拿起丛林里一块不知哪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城墙小砖头,心想:“就算大蛇把我吃了,我也要与它同归于尽。”不容片刻思想,大蛇早已把她吞到了嘴里。小曼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在蛇肚子里随着血液的流动到处飘动。
当她飘到蛇的心脏部位的时候,拿出那块小砖头迅速地割下它的心脏。蛇感到剧烈地疼痛,开始到处乱滚乱翻。在一番痛苦翻滚的过程之中,只听“哧”一声,一根尖利的树桩不巧刺穿了蛇的身体。蛇停止了翻滚,少女也没声音了,不幸被刺穿了心肺。就这样,少女和大蛇同归于尽了。可喜的是,少女死后竟变成了丛林里的一棵茶树,她发誓保护村民再也不受大蛇的侵害。
每当村民有人受到大蛇的侵扰的时候,她就会幻作茶树精出来阻止大蛇。后来,村民为了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又听说了她与大蛇同归于尽的故事,于是就把那棵茶树叫做曼(蛮)砖。多少年后,小曼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至此那座山上就长满了茶树,人们也因为是小曼的子嗣,所以就有了曼(蛮)砖古茶山。
真正的蛮砖茶,汤质饱满厚滑中透着一股子山野的气韵,苦涩较轻,喉韵深沉。孕育着曼庄古老的传说和让人缱绻的人民生活画卷。
如果您有更多茶叶保存、冲泡、品饮选购等需要咨询,请添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评茶师红傧个人微号:dydy28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本文原载于普洱杂志,作者:盛军。关注爱说茶公号:aishuocha(长按复制)茶叶的一切,你都能在这里知道。
【往期精选原创文章推荐】
《六大茶类谁的刺激性更大?你适合什么茶?》
《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吃茶”法,你尝试过几个?》
《每个人泡的茶都不同,你知道原因吗?》
《蛮砖:女神守护,蛇妖们绕道而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57838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