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美食频道 > 健康饮食 >

赤霞珠的跨时空之旅(四)

[摘要]南非 1652年殖民者将欧洲葡萄插苗引进到了好望角,1659年南非好望角生产出了第一瓶葡萄酒,随后葡萄种植与酿造在南非发展起来。至2008年,南非成为世界排名第六大的葡萄酒生产国, 产量占全球的3%。 位于南半球的南非葡萄生长历程与北半球的欧洲国家是相反的...

  南非

  1652年殖民者将欧洲葡萄插苗引进到了好望角,1659年南非好望角生产出了第一瓶葡萄酒,随后葡萄种植与酿造在南非发展起来。至2008年,南非成为世界排名第六大的葡萄酒生产国, 产量占全球的3%。

  位于南半球的南非葡萄生长历程与北半球的欧洲国家是相反的。在南非1月份是葡萄开始成熟的季节,而2~4月份是葡萄成熟收获季节。

  南非的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开普(CAP)地区,大西洋、印度洋与来自南极的帮格拉冷流对于沿岸葡萄酒产区的气候产生了重要的调节缓和作用。这里的气候有点像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很少发生春寒的危害。南非土壤多样,开普地区东部沿海的平原多为砂岩土壤,而西部为花岗岩,山谷内多为页岩, 山坡上多为碎石,山谷深处主要为沙质土壤与砾石。

  在南非,最早的赤霞珠种植在较理想气温低的葡萄园中,这种气候对于晚熟的赤霞珠并没有太好的作用。葡萄不能充分成熟,用这种葡萄酿出来的酒带有浓重的植物味道,往往是明显的青椒味道。

  1990年中期,人们开始注重赤霞珠采摘时刻的成熟程度,他们更加倾向完全成熟的葡萄。根据葡萄树年龄的不同,一些老的高质量的葡萄园备受关注,不同产区的带有“土壤”风格的南方赤霞珠开始显露出来。比如斯泰伦博斯产区(Stellenbosch),就是以酿造口感浓重、酒体丰富的赤霞珠著称,而Constantia 产区则是以酿造带有植物味道,比如薄荷味道的赤霞珠而出名。

  自从1991年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以后,南非葡萄酒工业重新回到了世界葡萄酒的大市场。各个产区都在积极地向世人宣传展示他们的赤霞珠葡萄酒。2008年,赤霞珠成为了南非种植面积最广泛的红葡萄品种,在上百种葡萄品种中(白葡萄品种占20%,红葡萄品种占80%),赤霞珠占据了所有品种7%的种植面积。

  在南非,赤霞珠有时被单独酿造,有时会与其他葡萄品种混合酿造。经过陈年后会带有辛香的胡椒味道,还会有成熟的黑樱桃、黑醋栗等黑色水果及雪松的味道。

  在南非对赤霞珠的混合酿造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追求欧洲世界尤其是法国波尔多的混合风格,用赤霞珠与美乐或者品丽珠混合酿造;另一派则崇尚澳大利亚经典的混合方式,将赤霞珠与西拉(Shiraz)混合在一起酿造。

  新西兰

  新西兰的现代葡萄酒工业刚刚起步,虽然它只有区区的两个小岛的面积,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的盛誉。

  新西兰由两个南北走向的狭长小岛组成,被海洋气候所主导,只有北岛的奥克兰(Auckland)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比较适合赤霞珠的生长。

  位于北岛的霍克斯湾(Hawke's Bay)产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这里凉爽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冲积土壤及高产量的葡萄,酿造出来的赤霞珠葡萄酒往往单宁较尖刻,带有令人不舒服的植物与蔬菜味道,比如青椒的味道。

  于是经过技术借鉴与改良,运用了葡萄枝叶的科学管理手段,摘掉过于浓密的枝叶,使葡萄能充分接受到充足的日照,达到完全成熟。低活力根砧木的使用有效控制了葡萄树的能量,同时摘青(在葡萄未成熟时去除一定数量的葡萄以增加剩余葡萄的质量)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葡萄的产量,保证了高质量葡萄酒的生产。在这里赤霞珠常常与美乐混合酿造,来弥补某些年份气候带来的不足。

  而霍克斯湾的 Gimblette Road 与 Havelock North 是新西兰最适合种植赤霞珠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有新西兰最好的碎石土壤,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充足的日照,使葡萄可以得到充分的成熟。秋季少雨相对干燥,虽然有春寒霜冻的威胁却并不妨碍这里成为北岛最高质量葡萄酒的产地,能酿造出与众不同的赤霞珠葡萄酒。

  Gimblette Road 与 Havelock North 所出产的葡萄酒入鼻便带有浓郁活泼的果香及轻柔的土壤气息,入口充满甜美的李子等红色水果的味道。单宁成熟圆润,有良好新鲜的酸度,具有一定的陈年能力。

  位于南岛的马尔堡(Marlborough)是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这里是新西兰气候最干燥,阳光最充足的地区,赤霞珠是马尔堡最主要红葡萄品种,但是在马尔堡的表现与霍克斯湾相比要逊色一些。马尔堡的赤霞珠因为成熟度的原因,往往带有植物蔬菜及青草的味道。

  文:晋 阳 编辑:满 蕾

  中国葡萄酒杂志

  一本杂志和一个葡萄酒的世界

  微信号:wineinchina


《赤霞珠的跨时空之旅(四)》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3377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