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美食频道 > 健康饮食 >

普洱茶产业云南话语权渐成体系③

[摘要]三、文化体系 对云茶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是推动普洱茶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最大动力。近几年来,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云南,就普洱茶文化而言,在挖掘、研究、宣传等领域上较为突出,可谓是“普洱茶产业前途一片光明”。诸如“茶树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普洱茶功效...

  三、文化体系

  对云茶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是推动普洱茶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最大动力。近几年来,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云南,就普洱茶文化而言,在挖掘、研究、宣传等领域上较为突出,可谓是“普洱茶产业前途一片光明”。诸如“茶树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普洱茶功效与功能”“茶马古道”“普洱茶化学成分”等重大课题上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与突破。

  然而,今天我们谈及普洱茶文化及其文化体系,是比较散乱的,甚至是被早期形成的普洱茶伪文化而误导。自2004年以后,在普洱茶原厂区也相继提出了许多具有科学性的学术观点和概念,这些观点和概念有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有的仅停留在行业内传播,并未得到公认,也未形成相应的文化体系。一些具有科学性的学术观点和概念,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将会通过科研数据来证实及澄清。

  如何构建新的普洱茶文化体系和梳理普洱茶知识体系,在普洱茶原产地,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潜能,使其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是提高普洱茶产业的文化含量与附加值,从而全面的推动普洱茶产业健康的发展和文化宣传的落地,才能真正把普洱茶产业做大做强。谈普洱茶“文化体系”,本文主要从“非民间普洱茶文化”与“民间普洱茶文化”两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1、“非民间普洱茶文化”

  对普洱茶产业的推动和拉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行业领头企业的给力,以及政府对产业的点赞与肯定。谈及政府对普洱茶文化的宣传、推广和支持,兹在此举三例加以说明:

  第一,普洱市。普洱市茶区推动普洱茶产业和文化的发展,其主力军是地方政府及地方领取企业--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其中,为宣传推介“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推动普洱茶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搭建国内外茶业界人士合作交流的平台。迄今为止,普洱市政府、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普洱市茶叶协会等相关单位已联合举办了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同时,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此外,自2014年伊始,普洱市还启动了每年为一期的“普洱茶加工大赛”。特别是2016年,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普洱市茶叶协会等单位联手打造了一场主题为“中国茶·普洱味”的云茶文化活动月盛宴。其活动内容包括普洱茶斗茶大赛,普洱茶茶艺大赛,云南省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会暨云茶产业创新成果报告会,普洱茶斗茶大赛产品拍卖、澜沧古茶公司传奇之旅,蒙顿—《普洱》杂志全国读者俱乐部第七届茶山行等。政府助力打响普洱茶大品牌,提高普洱市茶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有力提升普洱茶产业及文化宣传的落实而夯实基础。

  第二,西双版纳州。谈及版纳州普洱茶文化盛事,便是经过多年打造且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茶事活动--“祥源·易武斗茶会”。其活动的大体内容包括采茶、炒茶、斗茶、盲品比赛,祭茶祖,易武正山茶文化体验之旅等。此外,西双版纳州还举办了很多民间的茶事活动,如景洪市基诺山乡举办的“攸乐古茶文化节”。

  第三,临沧市。临沧茶区自2014年拟建到成立“冰岛茶友会”以来,不但保护和打响了勐库大叶种茶的知名度,而且建设了投资3.8亿的冰岛国际茶城,成功打造了双江冰岛湖特色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圈。这有助于推动临沧茶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推动茶农的致富和做优基地、扶强企业、打响品牌,做优做大临沧茶产业。“冰岛茶友会”的成立,对临沧茶产业及文化的宣传取到推动作用,以此入手打造或推进临沧茶区品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临沧茶产业实现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庄园化等一体化的普洱茶文化产业驶向复兴的一天。(未完)

  关于普洱茶选购、冲泡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董董微号:dydy50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本文为说茶网微信:ishuocha(长按复制)原创首发,作者:艾文华,部分图由南茗佳人提供。热点文章推荐阅读,添加说茶网微信可查看。

  ①.普洱茶海外十年:普洱茶的四大海外高地

  ②.普洱茶产业云南话语权渐成体系(二)

  ③.普洱茶产业云南话语权渐成体系(一)


《普洱茶产业云南话语权渐成体系③》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46385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