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3 08:3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上礼拜有个基友来跟我抱怨
为啥我觉得自己参加酒会没喝到啥好酒呢!
在仔细询问了一番细节后
我发现
那就是
大哥你品鉴顺序错啦!
举个栗子!
你在吃过重庆火锅后
再品尝海派炒时蔬
相信会啥味儿都吃不出来
那是因为口味清淡的完全被扼杀在重口味之下
喝酒也是一样的道理
究竟应该按照甚么顺序品鉴呢
我们放下栗子慢慢看
◆ ◆ ◆ ◆ ◆
先喝白 再喝红!
这基本是品酒的黄金法则,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先品尝白葡萄酒,再品鉴红葡萄酒。大多数白葡萄酒酒体较轻,没有单宁的成分,更轻盈易饮。红葡萄酒则风味厚重,在喝过一款单宁强烈的赤霞珠后,就很难再品鉴出活泼清爽的长相思啦。
先干型,再甜型
要相信我们的舌头是十分敏锐的,先给它尝甜酒的后果就是,被惯坏的舌头就不能再品鉴出之后干型酒的风味。而且更糟糕的是先喝甜型酒会让你之后尝到的干型酒味道变酸。加上在甜酒甜美浓郁的映衬下,会令后者黯然失色,喝着十分寡淡,不利于品鉴。
先成熟,后年轻
根据大家口口相传的葡萄酒经验,应该先喝点年轻的红葡萄酒,再去品尝陈年酒, 但我却认为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们都知道年轻的葡萄酒通常比成熟的葡萄酒拥有更浓烈的果味和单宁。如果首先用年轻生涩的葡萄酒来消耗掉我们敏感的味蕾,之后也许就很难再品鉴出陈年酒类优雅复杂的变化,不失为一种可惜。
先轻盈,后饱满
酒体重这个说法看起来很玄乎,通俗来说也就是酸味、单宁、以及酒精含量偏高的酒。先品尝酒体轻盈的葡萄酒可以很好的体味到它细腻轻快的口感,同时也不会影响之后品尝酒体饱满型葡萄酒时的复杂度。如果颠倒顺序,酒体饱满的葡萄酒一定会盖过后者的风味,后面那款基本就白喝啦。
先起泡,后静止
起泡酒就像一瓶耐不住寂寞的小天使,它比静止葡萄酒要更加清新活泼,最适合用作餐前酒开胃,所以一般会最先被品鉴。对于多款不同风格的起泡酒,同样要遵循先白后红的原则。
加强酒压轴
加强酒是指在酿造的过程中或酿造完后添加酒精提高葡萄酒酒精度的葡萄酒,比如马德拉啊波特酒等等都属于加强酒。相比大多数葡萄酒而言,加强酒的酒精度和口感浓郁度都是它们的许多倍,考虑到口感浓厚,因此更适合最后饮用。
这样的排列方式虽然看起来繁琐,但也是为了能让自己真正品尝到惯每一款酒的特点,这个过程还是不能避免的。
当然啦如果你实在记不住这些繁琐的顺序,那就只能在品鉴完一口酒的间隙间喝些矿泉水清洁一下口腔,或者吃些苏打饼干让味蕾中和。
◆ ◆ ◆ ◆ ◆
在酒会中我们还会经常会听到这么两个词儿
垂直品鉴和水平品鉴
这是怎么个玩儿法呢
通常来说
垂直品鉴主在精度
而水平品鉴主在广度
如果你更愿意去挖掘某个自己喜欢的酒庄的葡萄酒风格,那么选择垂直品鉴妥妥的。
它会让你在过程中,品鉴到属于这个酒庄不同年份的酒。
这是一种快速了解葡萄酒知识的好方法,因为它能让你对不同年份的同款葡萄酒进行比较。
举个栗子,就算是同一个拉图酒庄( Chateau Latour)的出品,其酒质也会因为年份的不同,而造成不一样的雨水气候,继而沉淀出不同的风土特点。
所以垂直品鉴更注重体验不同年份之间的细微差异,也更适合用于陈年潜力较强的优质葡萄酒。
一般垂直品鉴会按照从年轻到老的顺序上酒,旨在让大家能感受到葡萄酒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而水平品鉴则刚好相反
水平品鉴通常会选取同一年份的不同酒款进行品鉴。
但它们基本都来自同一品种或者同一个产区。
经过这样的对比,能够更好的品鉴出不同酒庄不同的酿酒方式差异。
通常小型的品鉴会就没有那么复杂,主人更习惯会贡献一个品种的葡萄酒,比如黑皮诺供大家品鉴。品种在不同产区的生长环境下,也会展现出不同的特殊风味。
品鉴其实远没有大家想的这么困难
只要注意饮用先后
留心品鉴次序
就能轻轻松松搞定满场酒会啦~
想知道薛之谦独特的躲酒技能嘛?
回复关键字“躲酒”查看躲酒秘籍吧
《看完这个,你就能放心参加品鉴会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50278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