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31 09:2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前程回顾: 游壮观织金洞,吃地道乌江鱼、苗家长桌宴
“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天外天”,说的是织金大峡谷的独特景观,光看这句话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景致,于是更添向往。 车转下坡,到一座崖壁前停下,就进了织金大峡谷,远处有轰鸣水声传来,往前走,过一座小桥,一条壮观的飞瀑在崖壁的巨大石洞(燕子洞)前出现。石洞上方,又有另一处天生桥,这就是所说的桥上桥了,而在织金大峡谷,天生桥还不止这两座。
中间的大洞就是燕子洞,又叫天门,因洞内多燕子窝而得名,偶尔有万燕归巢的奇景可看
有必要说说什么是天生桥: 天生桥,在大自然中,除了人类自己修建的桥梁,还有一种天然形成的石桥。这种地质现象通常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水把岩壁下部岩层溶蚀掉形成空洞,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拱桥一样的构造景观。天生石桥多为单独的一个,同时出现两处甚至多处天生桥就属于罕见的地质景观了。
桥上桥,说的就是这个了
燕子洞本身就是一座巨型天生桥,只是桥洞长且幽深,不能一眼看透。进燕子洞有两种方式可选,一种是走陆路栈道。一种是坐船走水路。高耸的崖壁,河道缓缓流入深邃的洞口,洞口旁瀑布轰鸣,小舟在巨石、水流间飘荡前行,一瞬间想起了《盗墓笔记》里进水道一幕的场景。当日水有些大,一行人带着相机,于是选了更安全的方式,走栈道进洞。
看着一叶小舟进洞,有种面对大自然的渺小惶恐感觉
长发苗妹子,长发苗也是苗族的一支,标志是头顶会用长发盘起巨大头饰
身着民族服装的长发苗小哥
栈道里光线阴暗,再看前方飘荡在水道中的小船,头顶钟乳石、藤萝倒悬,偶有蝙蝠和燕子穿梭其间,感觉有各种未知藏在黑暗之中,同行的长发苗族妹子在洞里唱起了山歌,歌声在洞中回荡,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和神秘感。 沿着栈道往前,一道光出现在前方,有树和亭台楼阁隐约藏在白光里,神奇又玄妙,小船到这里放下一拨乘客,再慢慢飘荡着回去,船工们摇着船唱起歌,一叶扁舟飘摇水上,《盗墓笔记》的感觉瞬间又蹦出来了。
阴暗幽深的洞内,光太暗,拍照全虚,不过能体会一下洞内的感觉
走在阴暗的栈道中,一道白光出现在前方
洞内的流水到这里又形成一个小瀑布
顺着光出洞,本来平坦如绸的水流到洞口向下跌落又形成一个小瀑布,而头顶,又一座巨大的天生桥就在上方,天空被分割成好几片,更远处,刀砍斧凿般的大峡谷一直往前延伸,让人叹为观止,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天外天,说的就是这样的奇景。
前方,又一座天生桥
景区里迎客的长角苗妹子,头饰上用银制成牛角形状,苗族的支系还真是蛮多的
面对大自然常觉得有广角镜头也很无力,还得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峡谷的壮观
陡峭崖壁上的绿色植物覆盖处是曾经的古栈道,如今已无人能上去
走完大峡谷,从这个电梯登顶,瞬间觉得不用再爬这样的高度上山,也是蛮幸福的
慢慢走完大峡谷,已近中午,回官寨乡小妥倮逛个蜡染博物馆看织土布、蜡染过程,吃过农家午饭,还有时间去规模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织金瀑布凉快凉快。
苗寨里的蜡染博物馆
专注画蜡染的苗族女子
染布的老奶奶
苗寨的农家午餐
荷花瓣拖面糊油炸,满口清香
辣红汤煮土豆块,很好吃
青椒炒小河鱼河虾
蘸蘸水吃的荞麦凉粉
炸洋芋片、花生米、配炸干红椒、腐乳,每顿农家饭都必有这个搭配
炸排骨,排骨提前腌制入味,吃起来还不错
在贵州最常吃到的菜,清汤或酸汤煮蔬菜,很清甜,也可以蘸蘸水来吃,汤水直接喝也解暑
烧带皮黄牛肉,入口劲道弹牙
蒸腊肉腊肠
饭后,去织金大瀑布凉快凉快
大瀑布周边生长着各种植物,这个是刺梨,可以入药
远观大瀑布,还真有点黄果树大瀑布的感觉
路过某竹荪基地时顺便去参观了竹荪是怎么长出来的。织金有竹荪之乡的称号,织金竹荪相比我见过的其它地区生长的组织更细密,口感更爽脆,自古就是进贡佳品。竹荪从圆乎乎的竹荪蛋长出美丽的网状菌裙,整个过程只有20多分钟,长出后就要马上采摘食用,很奇妙,有点儿昙花一现的珍贵意味。
竹荪基地,特别其貌不扬
铺满松针的箱子里,竹荪正默默生长着
圆形的就是还没长成带裙边竹荪的竹荪蛋,也可以食用
剥下一个竹荪蛋,据说就废掉了,白色的竹荪蛋立刻变成紫色,好神奇
漂亮的小裙边
嗯,对,又吃晚饭了,其实中间还是有隔四五小时
这一盘是桔梗花,去掉花心之后蘸汁吃,没什么异味,挺清爽的
当日主菜:贵州有名的竹荪鹅火锅
配火锅的各色蔬菜,好多都不认得
小白菜、嫩南瓜尖,这俩还认识
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蒸玉米,香糯柔软,饱满多汁
类似菜豆花的一道菜,本地叫连渣闹,用酸汤点豆花加入蔬菜一起成型,配蘸水来吃
贵州人热爱的软哨炒花生,软哨即猪油渣,吃着很香
贵州版的回锅肉,是用糟辣椒加青蒜一起炒五花肉片
新鲜玉米磨浆煎成软糯小饼,蘸蜂蜜吃,也是一道极受欢迎的小点心
我们吃饭的环境,感觉是在植物园里吃火锅
到贵州,能看一场傩戏也是缘分
傩戏是在民间祭祀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戏曲形式,内容多是取材自民间故事
看戏的人们
夜幕下的织金关,曾经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关隘,如今也是回县城的必经之地
晚上,在雅贤生态园吃晚餐,看傩戏,回织金县城已是夜里。豆芽MM神秘的问,要不要大家一起逛逛古城,再吃个宵夜? 其实并不饿,但豆芽一路跟我们描述了许多贵州小吃及织金特色美食,这一路走来还来不及一一体验,这一诱惑,确实有点儿心动。 一小时后,我们就站在了织金古城步行街街口,开始深夜觅食之旅。冰凉的杨梅水先来一杯,在当地人说来,这就是他们的酸梅汤,不过是用杨梅煮,酸甜清爽,带着股杨梅清香。现在用杨梅煮酸梅汤的店也少了,多是做成浓缩膏体冲兑,我们喝的这杯也是冲兑的,不过聊胜于无,至少知道是个啥味道。
杨梅水,看起来也挺像酸梅汤的
古城夜色
特别想尝试的街边土烙锅长这样
这条小巷子里全是烙锅店,可见织金人多爱烙锅
烙锅,贵州人特爱的一种小吃,说来也简单,就是一口中间鼓起的陶锅放在碳火上,锅热后,淋上少许菜籽油,将各种生的肉类、蔬菜、土豆、豆腐等放在其上烙熟,蘸着调了味的糊辣椒粉吃。锅子中间鼓起,多余的油分会自然流淌下来,烙的菜并不会十分油腻。据说在贵州,夜生活都少不了聚众去吃个烙锅喝个小酒。 尽管最想体验的是街边小店的土烙锅,考虑卫生问题,最后还是在全是烙锅店的那条小巷里选了环境更好的一家店,于是,土烙锅被电烤的平底烙锅代替,好在味道一样。 煎牛肉、鸡胗、土豆、西葫芦、大虾、本地臭豆腐、碱水豆腐纷纷入锅。解辣的水晶凉粉端上来,原来就是四川的冰粉,云南说的木瓜水,不过水晶凉粉不放红糖,用白糖和玫瑰糖,另加葡萄干、凉虾、花生碎、熟芝麻(有的还放青红丝)等,吃起来,冰凉清甜,有玫瑰香,各种配料的丰富口感很加分。荞凉粉也端上来了,这个算织金特色,糊辣椒粉、本地腐乳加各色调料混合成蘸水,蘸着刮成条的荞麦凉粉吃,最地道的吃法是还要在蘸水里加入一个嫩皮蛋,捣碎了一起蘸着吃。入口味道够重,但越吃越香。
来看看烙锅店的菜单
想吃吗?
吃烙锅最重要的调料,辣椒,一般有两种,一种湿润一些的辣椒碎,另一种是干辣椒粉,本地朋友推荐,干辣椒粉更香更好吃
免费的绿豆粥先来一碗,解暑下火,烙锅店的茶水也是下火的苦丁茶
常规版的荞凉粉是这样的
如果你喊一嗓子:老板,加个皮蛋,人家就知道这是遇上会吃的本地人了。皮蛋捣碎,凉粉蘸蘸水加皮蛋一起吃,很过瘾
连盆上的本地鸡尾酒
其实就是冰红茶兑二锅头
烙锅滋滋的忙起来了
本地碱豆腐,白净且薄
这个是本地臭豆腐,感觉是碱豆腐发酵,并不很臭
贵州吃菜籽油,煎出的食物都金黄色,很有食欲
再来份黄粑,黄米做的,味甜,煎到外焦里糯更好吃
女孩子们都爱的水晶凉粉,料很足
豆腐们煎到金黄起泡,划成小块,就好了
蘸着辣椒粉直接吃,香,辣,烫,让人停不了嘴
烙锅这种食物,本身就是一场大联欢呀!
烙锅里的食物熟了,据说是本地鸡尾酒的酒水也豪气的用盆端上来,是用冰红茶兑二锅头,本地人的喝法。烙好的食物口感其实并不陌生,类似于我们平时常吃的烤、煎做法,蘸辣椒粉的吃法却很加分,贵州人善于制辣,辣椒粉处理得焦香十足,增加了盐、味精、芝麻等,只需蘸辣椒粉就很够味。果然像豆芽MM说的,在贵州,辣椒足以代替一切。最喜欢的是织金当地臭豆腐和碱水豆腐的口感,和常规的厚块豆腐不一样,都是非常薄的片状,熟后吃起来细腻细密,又略带绵软。
对着一锅滋滋作响的烙锅,喝着小酒,听小伙伴们高谈阔论,突然就理解了贵州人为什么爱烙锅,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交方式,人们围炉吃喝,闲聊,表达情感、交际,交流信息,在滋滋作响,香气四溢的热烈气氛中拉近彼此关系……这一夜,吃着烙锅,突然有了一丝仿佛在本地生活了数年的熟悉感。食物,果然是最便于拉近游客与目的地距离的最佳载体。 (未完待续) ------------------------------------------------------------------ TIPS:
1.有关织金大峡谷: 织金大峡谷票价80,(不含观光车20元、游船10元、电梯20元) 大峡谷强度比较适中,孩子、老人也都可以承受,只有一段比较缓和的长坡栈道略辛苦,最后上峡谷顶端有直达电梯可以乘坐。
2.蜡染博物馆: 蜡染博物馆在官寨小妥倮,同在织金景区内,可随时参观和体验蜡染过程。也有手工蜡染制品销售,不过价格较高。
3.织金瀑布及其他: 织金瀑布在织金县桂果镇,自驾车或包车前往比较方便,票价40,不过我们去的时候一直到2016年10月31日都免收门票。景区内非常大,可以近距离感受瀑布,也可以自带食物去景点里的烧烤区烧烤。竹荪基地、雅贤生态园都和织金瀑布一条线,在织金县桂果镇。 4.织金住宿: 织金县城的住宿选择很多,各种级别的酒店都有,我们住的织金宏洲国际大酒店还不错,四星级,非高峰时期大床房也就是300左右一晚,地点在织金金北路151号,供参考。
5.有关烙锅: 到贵州烙锅也是必尝小吃,在织金县城内半边桥上边(问当地人就这么说)有一条小巷子,巷子里全是烙锅店,随便选一家都不会差,吃烙锅,配水晶凉粉、荞凉粉,必不可少。实在找不着地方可以向本地人询问。
《多彩贵州·在织金古城,像当地人一样吃个烙锅,喝个小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53118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