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美食频道 > 美食资讯 >

多彩贵州·从清早到深夜,吃不完的织金美食

[摘要]在织金的最后一天,我终于回归了一个纯粹的吃货,吃了~~一~~整~~天!其实前一天好像也是一直在吃吃吃!可,回来一看,还是有那么多贵州小吃没体验,吃货的人生任务果然是太重! 清早,迷迷糊糊起床,头一晚睡得太晚,整个人还在迷瞪状态。浑浑噩噩被带到一家...

  

  在织金的最后一天,我终于回归了一个纯粹的吃货,吃了~~一~~整~~天!其实前一天好像也是一直在吃吃吃!可,回来一看,还是有那么多贵州小吃没体验,吃货的人生任务果然是太重!

  清早,迷迷糊糊起床,头一晚睡得太晚,整个人还在迷瞪状态。浑浑噩噩被带到一家米粉店前,嗯,酸汤粉!看到这三个字,瞬间已觉得清醒了许多。

  

  唐记酸汤粉,到织金必吃

  

  酸汤粉,其实没加辣椒前,汤色是清清的,一点也没有印象中红酸汤的感觉

  

  

  酸汤粉的几种必备材料:酸菜、葱花、脆哨、花生、折耳根、炒肉沫

  唐记酸汤粉,据说到贵州不能不吃苗家酸汤鱼,到织金不能不吃唐记酸汤粉。贵州人爱酸,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俗语。贵州多山,曾经交通不便的年代,盐很难运入,食物没有味道,吃了浑身无力,所以贵州人用各种发酵的手段给食物增加酸味,提神醒胃,这一饮食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唐记的酸汤却和熟悉的红彤彤酸汤鱼的酸汤完全不同,用的是酸菜发酵的酸汤,酸味较弱,入口温润,颜色也是普通清汤的颜色,喝第一口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酸味,多吃几口,微微的酸慢慢打开味蕾,胃一下就舒展开了,醒胃醒神,加一点辣椒,一碗酸汤粉连酸汤一起瞬间下肚,碗见底,人也精神了起来。

  酸汤粉吃完,我才知道,这一天才开始。

  从头一晚吃烙锅的路口过小桥,穿过一条叫九对头的菜市场小街,我们去遇见织金县城里,每天早上10点半就全部售罄的马记发粑。

  在去马记发粑的路上,我们被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吸引住了,很久没见过这么有人气且有真正生活气息的菜市场小街,窄窄的小巷,挤满堆着各种蔬菜水果的小摊,小贩们挑着担子从身边喊着“擦了擦了”“让一让”掠过,这边卖着新鲜的南瓜藤、南瓜花、小嫩南瓜,那边的小摊,本地茄子、鲜花椒、鲜木耳、豆角、水芹菜、洋荷、折耳根躺在篮子里闪闪发光。再往前走,豆腐摊子里,一格格屉子里泡着鲜亮的本地碱豆腐、魔芋、酸菜,看我好奇酸菜的酸汤味道,老板娘热情的直接拿只一次性杯子给我盛了一杯尝尝味。再往前走,火焙鱼、火焙虾、野生蘑菇,本地小沙姜、红薯藤、新鲜藠头、一把把带着枝卖毛豆的小摊子又看得人走不动道,还有那冒着团团热气的玉米粑,各种熟食卤菜,这些热烈生猛、生趣盎然的烟火气,摩肩接踵的摊贩、买菜居民,让人目不暇接,心生欢喜。

  

  贵州人善吃南瓜,南瓜花、南瓜藤、小南瓜,都有不同吃法

  

  

  蔬菜、木耳、魔芋、豆腐,鲜活的小菜摊

  

  这就是贵州酸的一种了,酸菜的酸,泡酸菜的酸汤也是重要食材

  

  本地特色的酸汤豆腐

  

  本地的小黄姜,据说味道特别浓

  

  生猛活泼的菜市场小街

  

  

  各种火焙鱼,火焙虾

  

  热闹闹的猪肉铺

  

  野生茅草菌,5元一袋,据说非常鲜

  

  本地产的李子,正当季

  

  花了好大力气才从菜市场里挣扎出来,我们站在了马记发粑的门前。

  

  马记发粑

  织金人说的发粑,类似于南方很多城市都有的大米发糕,我的家乡湖北也有,用大米磨浆,加酒糟发酵后蒸熟,有很浓的米酒香,不过是做成一个个小团子形状,表面会点两个小红点做装饰,吃起来香甜柔软又有弹性,入口即化。但在织金,是做成一张簸箩大的厚实饼状,所以叫发粑。马记发粑据说在织金是独一份,有上百年历史,口感喧软香甜,售价10元一斤,每天只出8锅,通常早上10点半就卖完了,还有不少大酒店每天下大订单,供不应求。发粑每蒸一锅要花1小时,为品质保证,老板并不打算增加产量,很享受这种每天限量供应,早早卖完休息的状态。

  

  马记发粑,也是织金城里的百年老店了

  

  发粑,其实就是糯米做的米发糕

  

  马记的发粑确实很赞,口感细腻松软有弹性

  

  发粑出锅,瞬间就围满了人

  

  

  磨好的糯米浆,要不停的搅打才能足够细腻

  

  

  切好的发粑,这是老板在为酒店大订单备货

  一锅发粑出锅,瞬间,人就拥了上来,切糕,称重,收钱,老板娘早已驾轻就熟,十来分钟一锅发粑售完,没买到就站在店门前等下一锅,要知道一旦走开,错过下一锅开锅时间,谁知道是否当天还能买到想吃的这一口。

  

  锅粑,店名都没有的小店,就一个老板娘独自经营着

  

  

  糯米糍粑团在抹油的砂锅底放一会儿,就结成一层锅巴

  

  锅巴揭下来,完整的一张

  

  撒上芝麻糖粉,黄豆粉,折叠起来,就可以吃了

  

  糯米不耐受的我,发粑只敢尝一小口,但这个居然吃了一大块,很香很脆

  

  跟着妈妈来买锅粑的本地小男孩,对着我们举着锅粑腼腆的笑

  锅粑,织金另一独有小吃,小店藏在批发街旁一条小巷里,连店名都没有,更没有桌椅,只能买了带走。锅粑是店主的婆婆在做糯米糍粑时无意发现的做法,锤成团状的糍粑入略抹油的热砂锅底部会结成一层脆脆的锅巴,用铲子把锅巴揭下来,撒上黑芝麻粉、黄豆粉和糖粉,折叠一下直接吃,又脆又香。剩下的糍粑放入砂锅,又能结成一块新的锅巴……于是,就成了店里主打的独一份的小吃,这样卖了几十年,老人不在了又传给媳妇继续经营。街坊都知道有这么一家店,吃了多年,还总结出各种隐藏菜单吃法(甜咸口味混搭或加一块热糍粑做馅的复合吃法)和小伙伴们分食了一份刚出锅的脆锅巴,脆锅巴夹着白糖和芝麻黄豆粉,果然是又香又脆,停不下来。

  

  苞谷粑,就是用新鲜现剥的玉米粒做成的

  

  用刷干净的玉米皮包上苞谷浆直接上锅蒸,很简单

  

  

  苞谷粑出锅了

  

  豆芽MM做了次试吃模特

  

  我吃了一小截,甜,清香而且糯,就是玉米自然的甜味

  站在文记苞谷粑店门口时,我已吃不下任何东西了,不过带着玉米清香的苞谷粑仍然很诱人。织金的苞谷粑粑很常见,但这一家现做现卖的却极有人气,亲眼看着剥下玉米粒,再打成浆,包入洗刷干净的苞谷嫩叶,上锅蒸熟的过程也是一种趣味。织金的苞谷粑就只是纯粹的糯玉米磨浆蒸熟,完全不加其它调料添加剂,能吃得出玉米里饱含的浆液和甜糯。

  

  九对头小街里的李记滚米团也是当地著名小吃,

  类似蒸的包馅大汤圆,有甜有咸,可惜毫无肚量,只能看一眼

  即便如此,我们的午饭也丝毫没含糊,民族山庄吃个土鸡火锅。是的,又有火锅,贵州人对火锅绝对是真爱(掐指一算,这已是我们到贵州的第四顿火锅)。当然,我就只能坐桌边看看就好,话说这一锅土鸡我尝了一口还真是蛮美味的!然后,我就默默的翻出了包中早已备好的消食片……

  

  折耳根拌烧辣椒,真是一道很贵州的凉菜

  

  看起来就很好吃的土鸡火锅,算算,这是我们到贵州的第几顿火锅了?

  

  我们的午饭

  下午去逛织金古城中的砂锅街,不用吃吃吃还是蛮轻松的,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这几篇游记中出现过的火锅,及街边土烙锅用的烙锅,大都是用一种黑黑的土陶锅?那是织金独有的青陶。据说因为地质特性,织金地下深挖是一层厚厚的胶泥状土质,这种胶泥土就是制作青陶的最好原料。和制作普通陶器一样,先制坯,再晾干,烧制成型,织金几乎家家都用这种陶锅,和普通锅相比,它虽然显得粗糙,却越用越黑亮油润,保温性能好,煮汤煮粥味道也更香醇。砂锅也成了织金的一大产业,看看这都是做砂锅卖砂锅店的一条街,是不是还挺壮观?

  

  砂锅街壮观的砂锅们

  

  这是一般的砂锅,还没脱模

  

  家家都是自己制坯,然后集中烧制

  

  

  这就是贵州独有的土烙锅了,中间鼓起

  

  整条街都是砂锅店

  再站在陈记荞凉粉的门前时,暑热难耐的我们突然觉得,往肚子添点凉粉这种冰爽食物也不是不可以,于是水晶凉粉先来一碗。这家的水晶凉粉相比之前吃到的料更足,除了米做的凉虾、葡萄干、花生碎之外,还加了熟芝麻、青红丝,玫瑰糖更香浓,喝一口满口玫瑰清香。

  

  陈记,绝对是织金最地道的荞凉粉店

  

  陈记的水晶凉粉,也很好吃,料特别足

  

  加皮蛋的荞凉粉,这一碗吃到印象深刻,口齿留香

  陈记的招牌其实是荞凉粉,这家店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据说不少贵阳人也专程来吃。整个贵州大部分地方都能吃到荞凉粉,在织金也随处有售,但同样做法,人气老店的出品就是不一样,凉粉更劲道爽滑,连腐乳都是自家秘制。一进陈记就能闻到荞凉粉蘸水里独有的那种自制腐乳味道,不算好闻,臭臭的。我们三个人合点了一份,照例还是要最地道吃法,在蘸水里加一个皮蛋。真是闻着臭吃着香,入口比别家荞凉粉更重口味,但一试难忘,越吃越香。陈记荞凉粉的刮凉粉法也有讲究,先刮中间顺滑部分,最后盖上一片带硬皮的边角,为的是每份都可以吃到不同口感的凉粉。

  嗯,吃完凉粉,你以为这一天的吃吃吃就结束了,然而,并没有!

  

  源俊总店的豆腐宴,上齐了可以数数有多少道菜

  

  同样壮观的竹荪宴

  

  织金著名的水八碗,8碗只是其中的热菜,另有凉菜炒菜,摆齐也是壮观的一大桌。

  晚餐在织金出名的源俊总店,豆腐宴、竹荪宴以及织金特色水八碗再一次震撼了我们。一个宴二十多道菜,小一点的桌子都没法摆全。不过,规模虽大,却已无肚量承受,只能是用心欣赏,浅尝辄止。只想说,下次,有这么多美食来袭时,请分拨匀着来!

  结束了这吃吃吃的一天,我们就要离开织金,开启黔东南原生态之旅了。下篇见!

  ---------------------------------------------------------

  TIPS:

  唐记酸汤粉:织金县城雨洒金桥旁,营业时间06:30-15:00

  马记发粑:织金古城财神庙前一条小巷子里,要买需要早10点半前去,具体地点可询问当地人。

  锅粑:无名小店,但本地人都知道,藏在批发街口的一条小街里。

  文记苞谷粑:九对头菜市场小街里,规模最大,现做现卖的那家就是了。

  民族山庄:织金县东山上,从县城打车10分钟即到,鸡火锅及各种火锅都不错。

  陈记荞凉粉:藏在烙锅一条街的那条巷子里。他家水晶凉粉也值得一吃。

  源俊总店:织金古城双堰塘,烙锅一条街的对面中式建筑,是织金有名的餐饮老店,吃个织金传统水八碗还是不错的。


《多彩贵州·从清早到深夜,吃不完的织金美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54263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