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美食频道 > 美食资讯 >

中国茶业品牌为何没有国际立场?

[摘要]谈这个话题有点大,不是几篇文章或几个人就能说好,但我们现在不加以探讨,就很难认清普洱茶发展大方向,很难找着茶产业复兴的正确路径。既然这样笔者试着开个头,希望能抛砖引玉。 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从业人员都是世界最大、最多的,但单产、效益、世...

  谈这个话题有点大,不是几篇文章或几个人就能说好,但我们现在不加以探讨,就很难认清普洱茶发展大方向,很难找着茶产业复兴的正确路径。既然这样笔者试着开个头,希望能抛砖引玉。

  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从业人员都是世界最大、最多的,但单产、效益、世界市场占有率都不是强国,甚至全国近7万家茶企年销售总额只和英国立顿茶业公司年销售额(230亿美元)相当,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曾几何时中国茶叶称霸全球,当年英国人喜爱中国茶叶,

  于是大量进口中国茶叶,白银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后想利用鸦&片平衡贸易逆差,直至发生了176年前的鸦片战争,当时腐败清&政府在战争中被英&军打败了,更不可思议的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人通过一百多年的经营运作,一个不产茶之国成了茶产业强国,中国在这场无烟的茶叶战&争中更是惨败,英国不但不在中国进口茶叶,倒是中国进口了英国的不少茶叶,中国的茶业品牌在世界市场中无声无色,而英国的立顿、川宁等茶品牌各国皆晓。

  在无奈的唏嘘中,我们只能反省自身,总结教训。英国人在鸦片战争后,再不依赖在中国进口茶叶,而是将目光转向世界各地,特别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国家,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绚甸,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摩洛哥等国采购茶叶原料,后更在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地建立了超过16万亩生态茶园基地,有了源源不断的理想原料后,他们精心拼配研制出立顿茶系列产品,畅销世界各国,它的茶包产品在国内也大行其道。究其原因,

  笔者觉得立顿采购原料上,精选了上述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茶园茶为基料,这些地区阳光炽热、雨水充沛、名山茶园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各种树木、农作物生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水果、香料、茶叶等植物有机物积聚丰富、滋味浓强、香高味野……有次笔者在缅甸酒店吃自助早餐,用玻璃杯装了小许当地产的像散装绿茶的茶(看样子不怎样),加了开水,一饮顿觉意外,茶味劲、回甘、野香味浓,笑说是早餐中最佳品种。或者大家都品尝过东南亚国家的水果,特别甜香、味浓。

  选择这些区域的茶叶作基料或者是立顿茶最重要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立顿在世界各地聘请品茶师、调茶师,将这些优质茶料拼配出各种风味茶品,使其滋味更丰富,层次感更强,浓淡相宜、甘苦与共、协调和谐,将各具特色、各具滋味的茶叶扬优去次、取长补短,让立顿茶品质更优越,而成本低廉,售价大众化。选热带地区茶料与拼配工艺这两点,我觉是立顿公司致胜的基础因素,至于茶品标准化、细分市场、方便冲泡方式,或是添加牛奶、水果、茶点等特点都是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再完善或锦上添花吧了。

  那么国内什么茶具备这两个基础因素呢?笔者认为普洱茶产自热带雨林区域,大品牌茶厂都采用了较成熟的拼配工艺,这两点与立顿茶比较类似,普洱茶出自云南西南以西双版纳、临沧为代表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生态环境、茶山茶囩绝不比立顿茶区逊色,象大益、下关、合和昌和雨林等品牌都讲究拼配工艺,拼配经猃丰富。而且普洱茶还有后发酵、越陈越浓越香的特色,是立顿茶或他国所没有的茶类,虽然普洱茶在国内重新兴起只十几年,但它的产业发展、消费人群、影响扩散等都是快速增长的,普洱茶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竟争力。

  当然普洱茶发展不稳定、品质工艺参差、品牌规模不足、标准化程度低、批量茶品陈化时间短等缺点,还需要借鉴立顿茶的成功经验,在茶园基地化,茶品标准化,品牌形象化,陈年特色化,品饮便捷化等方面努力地做到极致。普洱茶定会发挥优势,逐步在国内普及发展,厚积薄发,一步步走向世界是值得期待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关于2007年大益0752生茶选购、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董玥微号:dydy50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本文原载大益论坛,作者:水上人家,图由南茗佳人拍摄,图为2007年大益0752生茶。热点推荐阅读,添加说茶网微号:ishuocha(长按复制)可查看。

  ①.你眼中的普洱茶是什么样的?

  ②.一张图看懂大益7572历史

  ③.【品饮】1992年普洱方茶《九二方砖》生茶100克


《中国茶业品牌为何没有国际立场?》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news/54041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