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2 08:5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豆种:布隆迪COE第四名 (红波旁,卡扬扎)
处理方式:水洗 / 中烘
研磨度:3
粉:15g
粉水比:1:16.6
水温:90度
滤杯:V60
用时:2分24秒
自学杯数:第156杯
豆商描述:荔枝,黑色莓果,顺滑的触感
体验:
前三天都冲的比较谨慎,而且为了获取更为干净的口感,特意稍微磨粗了点。今天尝试磨细半格并适当冲快一点对比下效果。
也许是磨细了一点的缘故,磨粉闻到的干香也比day3更丰富。闷蒸时闻到的湿香,再次重现了day 1和day 2的那份甜蜜感。
可惜实际操作下来,总用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缩短。分析原因,1. 由于磨细后,下水是会比略粗时多点阻力 2. 由于冲的时候目测下水速度没有达到预期较快的状态,所以无法一刀流,于是果断根据实时的下水情况改为分段(三次)注水。这一分段其实也就相当于变相的拉长了一点总用时。 不过相对于前三day较谨慎的注水动作,今天注水时的绕圈速度比之前有明显的提升,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粉在水里的翻动,增强萃取能力,避免底部的粉被积压无法翻身。 所以,虽然总用时并没有如预期中缩短,但由于加快了水流运动,还是起到了比之前更充分的水粉联动的功效,以便冲出不一样的效果。3. 由于takahiro先天的出水超轻柔,出水量比其他壶偏少,所以如果注水时不增加冲力而只是提高转圈速度的话,下水的时间也不会有明显的缩短。
冲完倒了一小部分入杯,摇晃降了点温试喝,有点被惊艳到。彻底被入口后绽放的香气炸弹给雷击了,比前面几杯都旺盛丰富了很多。完全没有侧重酸甜哪一方,感觉味蕾就像一把雨伞被打开一样,各种香气分子徐徐道来,向口腔里每个方位自由奔放。感觉就像里面包含了酸甜咸鲜香等所有好闻好喝的味道(尽管现在还没能力明确的知道鲜具体是个什么味)。 这一小口试喝下来,整个人都醉了,从未有过的完美体验,远远超乎想像。意外到忍不住立马在微信上跟zz表达了一下震惊兴奋之情。
试完那一小口后,全部倒入杯开始较大口品尝。前段入口干净顺滑,在丰富甜感的口感下带有一丝柔酸,并且不用等到中温就有非常出色的高度融合的口感和味道表现,堪称非常出色的入口体验(最近我特别在意第一口入口的口感体验)。喝到中温时,只有刚开始的一两口前段感受到一丁点的酸感上扬的表现,但属于那种相当完美的风味曲线表达,很轻微舒缓的撩动一下之后,就再次回到原有的风味轨道上面,婉转悠扬,不紧不慢。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杯喝到快低温时,并没有像之前几杯那样会转而明显酸度加强,反而是依旧保持了较好的甜感衬托。
这一杯从冲完开始试喝第一口,一直到这篇笔记写完。全程都在电脑单曲循环播放Norah Jones刚发行的新单曲《Carry On》做为背景音乐的环境下进行。讲真,这杯喝下来的入口体验和这个曲子的调性完全100% match,喝起来就像同步在舌尖上漫步舞动,每一次风味上的细小转换,都是一个优雅华丽的转身。不信你试试看!(可惜QQ音乐暂时没这歌,所以无法添加到文内播放,要听请上网易)
这杯的品尝体验真是无心之作的惊世所得,原本只是想简单测试对比下磨细并快冲一点的效果差异,并没有对风味上的差异有任何过大正面期待,结果喝出了醉人难忘的风味。而且原本打算写完这篇,收尾就给予烘焙水平还不错的个人评价,但现在必须要用一流二字形容了。这杯可以排进过去一年自己喝过咖啡里最好喝的Top 5。
总体而言,这一季的每天一杯,基本上都冲出了相当一致的稳定性,风味基本类似。不像原来每包豆子最好喝的都是开袋冲的第一杯,然后再怎么冲都无法还原第一杯的美味,更不要谈喝出远胜于第一杯的销魂感,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原因。
这一季是个很完美的体验,收获也不少。再次感谢sally的热情分享,感谢zz的用心烘焙!感恩!祝鱼缸咖啡四周年快乐!Best wishes for u!从此又多了一个日后会选购并值得信赖的自家烘焙品牌,如有机会去南京,也会亲临拜访。
Let coffee tell the story~~~
- END -
长按3秒下图可关注“都是吃货”
觉得不错请点击下面 赞赏按钮
赞助雷师傅买咖啡豆学手冲
赞赏
人赞赏
《手冲咖啡自学笔记第三十季?Day?4》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53807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