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0 12:5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童年时候我对茶没兴趣。
爱喝的是黄橙白绿的汽水,冰镇的,轻轻一晃就有丰满颤抖的泡泡噼啪作响。夏天里学校的小卖铺两块钱一玻璃瓶,下了体育课就在门口启开一瓶一仰而尽,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下。
在那一刹似乎整个人都充满了要去决战世界的英雄气。
只图爽快。
多傻。
在最青春的那几年开始喝茶。
花果茶,掺了些花儿啊果儿啊的,不纯粹,其实只算是饮料。
果茶这词儿从《红楼梦》中来。第十九回:“此时袭人之母接了袭人与几个外甥女儿几个侄女儿来家,正吃果茶。”果茶说“吃”特别合适,因为在其中能咬到小粒小粒的果干儿。淡淡的果味儿在舌腔之间一丝丝散开,零零碎碎的像是惊喜。
花茶也叫香片,从没尝试过张爱玲《茉莉香片》里写的那种苦,喝的总是薄荷玫瑰小茉莉,混在绿茶里,拿滚水泡开再舀上一大勺蜂蜜,化开来甜香四溢。
那时候我体重只有42公斤,又怯又倔不会讨喜,怀疑一切存在的合理性。南方冬天冷的七零八落,临近高考的某一天午睡过了头,惊醒来时立马抓上书包冲出家门儿,冷空气凛冽得让你从肺腑深处为之抖擞,一路小跑到学校门口上课铃就噩梦般地响了,被尚且年轻的班主任堵在门口,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我气喘吁吁心里委屈,眼神儿却非得较着劲儿。最后他一脸容忍的叹了口气:“去坐吧,时间不多了”。我楞一下,垂着手走回座位上,泡上杯热茶突然就沉下心来,抓耳挠腮开始琢磨数学题。
任性但也知道领情,到底还是蜂蜜一样的年纪。
刚上大学那会儿尤爱读吃。
看《人间食事》,羡慕汪曾祺在昆明时候泡茶馆的日子:“大学二年级那一年,我和两个外文系的同学经常一早就在靠窗的一张桌边,各自看自己的书,有时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语。我这时才开始写作,我的最初几篇小说,即是在这家茶馆里写的。茶馆离翠湖很近,从翠湖吹来的风里,时时带有水浮莲的气味。”隔着书只觉得细碎的凉风浸入心脾,格外动心。
他曾说泡茶馆有好处“养浩然之气,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在污浊和混乱的时代里并不颓然灰心。”我小心翼翼的记到本儿上,一度作为独自身处异乡的信条。
自此之后,茶在我心里就留下了些情愫。
一留四年,算是迄今为止挺长情的一事儿。
真正跟茶关联起来是在这个九月,雨天。
我刚离开济南回昆,开始新的工作。
公司叫“南茗佳人”。团队年轻,很用心也很吊儿郎当。饭后茶会,大家坐一圈儿,嬉皮笑脸地聊,每天轮一人儿沏茶,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分茶,无论是谁,熟极而流。
茶都是李姐(“南茗佳人”联合创始人李红傧)亲自到山里头一一试过挑选出来的,有走过万水千山的宁静,茶杯一端近,肺腑里全是清香。
电水炉上水咕噜噜的滚着冒着白色热气,嬉皮笑脸的继续嬉皮笑脸。
过年一样。
这几日雨下得透空气湿润,窗户边儿的绿萝茂盛茁壮一路蹿高。终于也找到那么个地方“养浩然之气,保持绿意葱茏之幽默。”我有直觉。
这时候再喝茶有家的味道。
南茗佳人其实就是家人吧。
有生之年有幸相逢,对它要倍加爱惜。
如果您有更多茶叶保存、冲泡、品饮选购等需要咨询,请添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评茶师红傧个人微号:dydy280(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本文为爱说茶原创文章,作者:海月。关注爱说茶公号:aishuocha(长按复制)茶叶的一切,你都能在这里知道。
【往期精选原创文章推荐】
《六大茶类谁的刺激性更大?你适合什么茶?》
《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吃茶”法,你尝试过几个?》
《每个人泡的茶都不同,你知道原因吗?》
《喝茶能干嘛?养浩然之气,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ood.yuduxx.com/jkys/5857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